项目招商找A5快速获取精准代理名单
淘宝特价版与拼多多的拉锯战再次释放出互联网流量见顶、存量竞争日趋激烈的信号。
对于淘宝特价版来说,一路突破下沉市场的拼多多无疑是其最直接、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虽然阿里不愿承认,但淘宝专版喜欢拼多多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
拼多多打造“真香节”,阿里高调推出升级版“一元多香节”。拼多多用“百亿补贴”吸引用户,淘卓用“一元包邮”争夺用户。拼多多推出“新品牌计划”,采用C2M短链模式,支持千家工厂品牌升级,淘迪推出C2M战略,通过工厂直供为用户打造超低价产品。
拼命争取多多,淘宝特别版负责人王海说:“我们和拼多多不一样。”
其实淘宝特价版是在两年前短暂推出的。当时,阿里试图以“9.9元包邮”的低价产品占领下沉用户的心智,但由于长期战略和打法尚未确定,并且数据性能并不理想。很长一段时间,它一直在购物清单的第50位之外,后来变成了弃婴。
今年3月重新上线的淘宝特别版,气势磅礴,推出1元更香节,“1亿厂货1元钱包邮寄回家”。
截至9月底,淘宝特价版平台月活跃数据突破7000万人,11月活跃用户突破1亿。乍一看,结果很亮眼,但仔细一看,它的大部分用户都是淘宝驱动的。 ,从左手到右手,蛋糕还是一样的。
在拼多多上,平台年活跃买家达到7.3亿,单季度增加4810万,淘宝年活跃买家达到7.57亿,同比增长在一个季度 1500 美元。淘宝的特别版和聚划算的双狙也未能遏制拼多多的成长。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拼多多的月活跃度似乎不太可能超过淘宝。
电商流量已见顶,阿里的增长过于依赖电商引擎。淘宝特别版的回归究竟是自信的表现,还是焦虑的溢出,不难回答。
无论是推出“无忧版”老人信息流页面,还是“一元多香节”补贴常态化,都足以证明阿里下沉市场的愿望。
不过,淘宝特价版能否达到阿里的预期,就不得而知了。
下沉市场之战:小镇青年VS中老年人
关于下沉市场,有人称其为五环外的消费群体,也有人称其为“小镇青年”。最广泛的消费群体在三四线以下,甚至在农村地区。
2016年,中国消费市场发生了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下沉市场增速首次超过城市市场。
就在前一年,主打三四线以下消费市场的拼多多成立之初,就悄悄收割了传统电商平台放弃的部分流量。在流量封顶的时代,被忽视的下沉市场成为最丰富的矿脉,抓住“未消费经济”机遇的拼多多、快手、趣头条迅速崛起。
拼多多和趣头条的成功上市,让玩家专注于流量扩张,流量巨大的下沉市场成为巨头抢占的高地。
随着社会进入“第四消费时代”,人们的消费观念开始回归理性、简约、实惠。购物时的最佳选择。与此同时,中老年用户正在积极“入侵”互联网。 50+银发网民占比过亿,占比1/3,增速高于所有网民,成为主要增长点。
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0月,下沉用户已占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的58%,约为6.69亿,增长潜力群体为00后和70后。移动购物行业在下沉市场持续稳定增长,其中中老年人是重要的增长群体。拼多多用户增加约7791万,手机淘宝增加约5247万。
下沉市场中的小镇青年和人口老龄化趋势下的中老年群体成为巨头们收割的主要对象,对需求长尾部分的需求传统电商不重视的曲线逐渐觉醒。
阿里打出了聚划算和淘宝特别版两张牌,针对的是三四线城市小城镇的年轻人。淘特价也开始在老年市场试水。
12月4日,淘宝特别版推出“无忧版”中老年人信息流。字体和产品信息图被放大了,但功能并不无忧。淘宝特别版中嵌入的“无忧版”需要您输入“无忧版”字样才能跳转到页面。没有开放的搜索功能,也没有清晰的版本切换按钮,只有源源不断的信息流。 进入老年版块显示“好东西才1元起”,页面产品均价不到50元,让人想起同样走低价路线的拼多多。
拼多多百亿补贴聚焦整个下沉市场,涵盖多种生活品类。去年5月,拼多多和快手联合推出了直播。商家可以接入快手主播资源,进行产品直播推广。此举不仅是拼多多渠道的下沉,也是快手变现变现的新举措。
直播带货“下沉”,阿里的重心在于淘宝直播和淘宝特别版工厂直播。今年2月,淘宝直播宣布所有商家均可零门槛入驻开播。 1个月内,100多个职业搬到淘宝直播。其中,10000名农民直播蔬菜。双十一期间,淘宝网近60%的直播观众来自三四五线城市。
中老年人也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的最后用户增量。在中国人口老龄化和老年人上网率提高的背景下,西瓜、霍山、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已成为老年人在互联网上享受休闲和表达自我的重要平台。
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银发人群(50+)的月均短视频使用时长为25小时,是所有行业中增幅最大的。银发经济的市场活力,让巨头们挥刀挥下。沉市场中老年用户。
快手官方近两年举办多场广场舞比赛,只为吸引众多中老年人参与,用户上传的广场舞视频累计曝光率800亿+,总快手广场舞创作者粉丝数达到3.5亿+,老年直播生态持续建设中。
抖音也聚集了一大批中老年网红。主打时尚穿搭的“蒙娜大叔”(75岁)拥有近1400万抖音粉丝,以分享日常生活为主的“我是田”。 《奶奶》(72岁)拥有2900万粉丝,《王奶奶》也创下单场最高销售额537万元的直播带货记录,流量不输顶级网红。
随着抖音、快手的电商化,小城镇年轻人和中老年群体的流量竞争更加激烈,而淘宝专版在市场下沉,内容优势和流量优势正在不明显。
快手和抖音利用内容吸引用户留存,然后通过直播进行转化,从而一点一点地吃掉淘宝流量和用户。深耕下沉市场的拼多多利用“农村包围城市”侧翼主战场,以“团购+低价”策略轻松获取增量市场红利。
虽然拼多多有着不可磨灭的“山寨假货”标签,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已经在最短的时间内渗透到了最大的市场。阿里想用淘宝特别版遏制拼多多。 ,并希望它成为资本市场上的又一个“拼多多”。
阿里能否复制另一个“拼多多”?
2015年9月,专注C2B分组的拼多多上线。
作为一个独立于微信流量分发而成长起来的小程序,一开始没人在意它的肆意增长,直到它从一个不知名的app变成了全国app,从上海到敲响了纳斯达克的时钟,没人理会这个低位和令人发指的电子商务后来者。
上线不到一年,拼多多用户数突破1亿; 2017年12月,用户数突破3亿,成为继淘宝、京东之后的第三大电商平台; 2018年7月 1月,拼多多正式上市,市值305亿美元;如今,拼多多市值已突破1800亿美元,两年内市值飙升近5倍。
也许是亲戚朋友的“鞭挞”,也许是茅台、特斯拉等高端品牌的耳光。在你眼里,拼多多是低贱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拼多多无处不在。你可以说它很低,但你不能忽视它。
在资本眼里,拼多多,增长率越高,估值就越高。
拼多多的游戏非常简单粗暴,渗透+下沉淘宝特价版,特价版淘宝,阿里的“拼多多”?,以猛烈的攻势抢占被传统电商抛弃的低端市场淘宝特价版,并利用低价和团购获取用户,从而形成规模化发展。
社交电商模式和C2M逆向定制是拼多多的两把利刃。
黄峥将拼多多比作“电子商务的Facebook”,将阿里巴巴比作“电子商务的谷歌”。
拼多多依托微信生态,打造“自有流量”的社交电商平台。一方面解决了流量成本上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构建了关系牢固的社交链。另一个流量分发渠道。
淘宝商家要想获得流量,需要购买直通车、搜索排名等增值服务。在淘宝对天猫的支持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中小商户无法支付高额的流量引流成本。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平台来分流。
拼多多可以利用微信的流量入口,在朋友圈或微信群中,以转发分享的形式淘宝特价版,特价版淘宝,阿里的“拼多多”?,实现分组或讨价还价信息的传播和裂变。
从商家的角度来看,拼多多的分组为商家解决了流量和销量的问题,淘宝上的一些小商家已经全部转移到了拼多多。从用户的角度来看,强大的社会关系可以为产品信任背书,这也是拼多多能够俘获中老年群体的重要原因。
社交是阿里最缺乏的基因。光大证券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淘宝年活跃用户数仍比微信月活跃用户数低4.54亿。这意味着电商在以下县市的覆盖率明显不足。目前淘宝无法获取的用户基本都在微信系统中。从微信而不是淘宝获取流量显然是拼多多的优势。
在流量上无法击败拼多多的淘宝专版,将实施C2M工厂直供战略,再战多多。 C2M是工厂直连模式。平台直连工厂,切断所有中间环节,直接向消费者提供低价产品。
拼多多2018年推出的“新品牌计划”,就是利用C2M短链接模式,支持工厂品牌升级。团购产生的大规模需求可以通过量产降低成本。 “去品牌化”意味着低价,进而意味着“没有品牌背书,没有质量保证”。
这又回到了拼多多的原罪——假冒伪劣商品。
虽然用户积累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拼多多在人们眼中仍然是一个口碑不佳的假平台。同样,阿里推出的淘宝特价版也被标记为劣质,产品设计页面粗糙,廉价感强。
低价低质成为下沉电商无法摆脱的标志。拼多多用一两年时间完成淘宝过去十年的月度增长,而阿里巴巴又用了近十年时间,用最短的时间解决了假冒伪劣产品、供应链体系、品牌口碑等问题时间。 .
拼多多百亿补贴的推出可以看作是对品牌的推动,而淘宝特别版则尝试利用阿里的数字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平台为白标产品提供销售代言。支持。
电商平台C2M的游戏也从工厂升级为产业带。拼多多宣布将“百亿补贴”转移到优势区域产业集群,而阿里则成立C2M事业部,未来打造10个产值超百亿的数字产业带集群。
拼多多7月推出首届“真香节”,淘宝特别版联合平台120万产业带商家推出“1元购物节”,正式启动“1元更香节” “ 在十月 。近日,淘特确定每月最后一周为“1元多香节”,继续向下沉市场发起冲击。
淘宝特价版与拼多多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明显,业内也有不少评论称淘宝特价版正在扼杀拼多多。不过,拼多多的弱点并不是低价和补贴的门槛。微信用户数和淘宝用户数差异带来的用户红利,既是铠甲淘宝特价版,也是软肋。
对于拼多多来说,它的流量主要来自微信,而微信的用户天花板就是它的天花板,这也决定了拼多多不能野蛮生长。从三四线城市到一二线五环以外,拼多多急于打破增长掣肘,而淘迪还在固执地下沉市场,试图在这些地方再次切入拼多多收获的。
如果说微信是拼多多获客的上限,那么淘宝就是淘宝特价版的上限。下沉市场只需要精彩的“拼多多”,淘宝特价版难成为阿里的“拼多多”。
©新熵原创
作者 |王欣欣编辑 |韩青
申请创业报告,分享创业好点子。点击这里一起讨论新的商机!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