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恰营销
专注中国网络营销推广

菜鸟网络骑虎记:控股三通一达 为何越来越重

菜鸟网络骑虎记:控股三通一达 为何越来越重

双11又来了。消费者日夜关注的天猫淘宝背后,除了“三通一送”路上奔跑的快递小哥,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隐形角落。

这里是菜鸟网络。

2007年刘强东自建物流时,马云嘲讽,认为这是个愚蠢的想法。但六年后,面对京东的咄咄逼人的追求,他仍然提出要打造一个依托互联网改变物流的软平台。这是菜鸟网络首次在全球亮相。

即便如此,马云还是在菜鸟网络成立仪式上表示,菜鸟网络永远不会涉及线下业务,因为这样做很愚蠢,同时也很不符合菜鸟的属性。互联网平台和阿里的平台。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愿景。

正因为如此,“三通一送”这样的快递“老炮儿”很高兴能投入菜鸟网络的怀抱。

也是六年过去了,人们无意中发现,目前的“三通一送”几乎都成为了菜鸟网络的绝对控股公司。菜鸟网络也从单纯的线上互联网数据平台转变为线下物流地产干货干线匹配全物流体系。

菜鸟网络越来越重是不争的事实。

因此,有评论称,虽然马云一直在批评刘强东自建物流的决定,但在具体举措上,其实是在向京东自建物流模式靠拢。

一位行业专家指出,菜鸟现在面临的情况表明,单纯的互联网思维并不能解决所有行业的问题。

这与马云当时成立菜鸟网络的初衷背道而驰。已经搭建起来的菜鸟网络,每次做出接近自建物流系统的决策时都会非常小心,生怕引起别人的误解。

不少媒体记者在采访菜鸟网人士后表示,菜鸟网的管理团队比阿里巴巴其他平台更认真。

但其实与其说他们玻璃心,不如说菜鸟网络现在骑虎难了。

创意十足的菜鸟网

马云成立菜鸟网的初衷更多是基于如何用互联网思维改变传统行业的视角。

连马云都私下告诉媒体记者,菜鸟网络的出现,其实是互联网思维的胜利。

菜鸟网络也披上了另一层外衣,叫做中国智慧物流骨干网。

在提交给相关部门的计划中,阿里集团表示,需要5到8年时间才能建成一个能够支撑全国日均300亿网络零售额的骨干网络,做到24小时不间断需要内部交付。

这个颇为理想化的项目曾被盛赞为:“为中国电子商务伟大新事业开启了新的发展阶段。”

当然,除了开始参与的“三通一达”老板外,嗅觉敏锐、嗅觉敏锐的郭广昌也参与其中。

菜鸟网络在成立之初就公开表示,他们不想做快递物流,而是想成为领先的网络科技公司。在现有物流基础上,构建一套开放、共享、社会化的基础设施平台,旨在完善物流企业不能做的事情,以及未来社会化物流体系必须做的事情。

电商业内人士一致认为,菜鸟网络是马云为弥补阿里最后一个短板而采取的行动。毕竟菜鸟网络骑虎记:控股三通一达 为何越来越重,由于各个快递公司信息不透明,无法相互沟通,阿里巴巴的淘宝和天猫都遭受了物流信息不完整的困扰。

至于自建物流给京东带来的管理便利和时间控制,说马云不羡慕是骗人的。

马丹一开始的目的就是通过技术的输出和信息平台的建立菜鸟网络骑虎记:控股三通一达 为何越来越重,实现信息的流通。

因此,在马老板眼中,各家快递公司的信息就成了一个非常值钱的金宝贝。

从这个逻辑来看,顺丰速运与菜鸟网络之间曾经闹得沸沸扬扬的纠纷有其必然性。

当然可以看出争夺物流信息话语权的重要性,随后菜鸟网络加快了吞并“三通一达”的速度。

三年时间,菜鸟网络从“三通一送”的小股东迅速成为控股股东,“三通一送”也从入股菜鸟网络转变为内部系统菜鸟网络。的公司。

发生的一切都是神奇的,在任何人想不通之前尘埃落定。

菜鸟网络骑虎记:控股三通一达 为何越来越重

当然,这些都是基于菜鸟网络强大的技术实力。

菜鸟网络成立于2013年,当年发布了公司自主研发的物流雷达预警系统,还获得了6项国家专利,保障了全年1.56亿包裹的顺利投递。

2017年9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出资53亿增资菜鸟网络。增资后,阿里持有菜鸟网络50%以上的股权,此次投资也将菜鸟网络的估值推高至1400亿元。

2019年11月8日,阿里巴巴集团宣布牵头完成对菜鸟网络的新一轮增资。阿里巴巴通过增资和收购老股出资233亿元人民币(约合33亿美元),其在菜鸟网络的持股比例从51%左右增至63%左右。

目前,菜鸟网络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可达到数千万辆物流卡车,管理全国3000万平方米的仓储空间。 2019年双11订单从1.67亿增至12.92亿。

此外,菜鸟网络的“未来乐园”也盛大亮相。此外,菜鸟网络被业界津津乐道的黑科技还包括菜鸟网络储物柜、刷脸开柜、快递塔等。

因此,控股“三通一达”的菜鸟网络似乎飞得不错。

帮不上忙的伙伴

看似飞得不错的菜鸟网络,其实很薄弱。

作为菜鸟网络的主要数据主体,“三通一送”也是服务于阿里系统电商的主流物流公司。

但是,受制于创始人的学历和管理团队的水平,这四家主流快递公司实际上并没有达到马云预期的标准。

甚至很多物流信息化的需求,都是马云不知疲倦的压力造成的。

在这样的条件下,虽然“三通一达”之前的菜鸟网络不受控制,但技术平台非常先进,骨干信息采集和分析系统已经建立,但信息源的采集往往出现了很大的错误和漏洞,最终导致菜鸟网络系统运行不顺畅。

眼里是马云,心里着急。

2013年之后的两年里,菜鸟网络的网络工程师经常跑到四大快递公司的信息中心。他们的主要工作是解决信息兼容方面的各种问题。

尤其是快递单二维码信息的截取与分发,已成为各信息系统改造的重点。

毕竟,与超过一亿次的使用量相比,如果在快递单上的信息收集处理后完成向菜鸟网络的信息推送,将对所有公司的系统造成巨大压力。

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边扫码边上传信息到菜鸟网络。

如果这样做,需要对各公司“三通一送”系统中的扫码设备和人员进行再培训升级,涉及额外支出,可想而知遇到阻力。并且知道。

另外,当时“三通一送”的信息系统建设只完成了30%,这使得菜鸟网络的数据整合难度很大。

在一年一度的阿里巴巴年会上,菜鸟网络高管曾调侃自己每天都生活在悬崖边上,工作遇到了“地狱级”的困难。

从这个角度来看,是有现实的考虑,促使菜鸟网络在这两年斥巨资收购了“三通一达”的股权。

当然,“三通一达”的老板没有学历,不知道信息化的重要性,不知道如何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所以“不能做个大事”。

然而,事实上,这些被外界定位为“大不了”的合作伙伴,也说不出他们有多努力。

成本反转着陆模型

其实,在与菜鸟网络合作后菜鸟网,“三通一送”很快发现,前途一片光明,但走过的路却非同一般。苦涩的。

原来每个公司都是根据自己的经营政策和成本核算来决定各个地区的快递价格。虽然不是很舒服,但至少可以保证利润目标的完成。

菜鸟网合作后,由于优先保证淘宝和天猫的正常运营以及卖家权益待确认,天猫和淘宝每年都会调整快递费的价格。

菜鸟网络骑虎记:控股三通一达 为何越来越重

从长期来看,这个价格是逐年下降的。

也就是说,在与菜鸟网络合作后,“三通一送”获得了天猫和淘宝的大部分订单,并且在低价运行。甚至很多订单都低于快递公司的盈亏平衡线。

“三通一送”这两年被淘宝和天猫紧紧捆绑,80%以上的业务来自阿里,这也导致了“三通一送”业务被连接。越多,损失越严重。

相比之下,独立于阿里的顺丰要好很多。深挖商务快递市场的关键,顺丰的盈利逻辑非常清晰。

当然,马云很清楚这一点。

为解决快递小伙伴的不满,2018年,菜鸟网络开始在全国大中型住宅小区推进菜鸟站建设。

菜鸟站的主营业务其实是代消费者收发快递。

马云安排的初衷,是为了把这些快递公司“三通一送”的成本降到最低。

由于快递公司在终端派送和楼上部分花费最多的时间、精力和人力成本,菜鸟站的设立使得快递公司可以直接将货物送到菜鸟手上,而不是把货物送到用户手上逐个。车站可以。

这提高了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于是,不管马云是否愿意,菜鸟网络开始在全国各地建立自己的终端线下配送中心。即使是为了与天猫超市等新兴业务合作,菜鸟网络还在建设自己的中转仓库和干线运输系统。

但实际上,这样的运营模式让消费者感到很不舒服,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在天猫和淘宝上购物的边际成本。

从消费者的体验和感受来看,菜鸟网络+“三通一达”的快递物流服务确实不如京东的直接到家服务。

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服务质量,满足消费者需求,成为菜鸟网络物流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走不出来的朋友

2019年,刘强东在过去亏损的情况下,对京东物流进行了最大的调整。

一方面省钱,减少快递员的五险一金等补贴;另一方面,京东物流也作为独立的服务和产品推出。

也就是说,在目前的京东体系中,京东物流已经作为一个独立的外部产品,而不是原京东商城的附加服务。

这很重要。

连刘强东都已经喊出了三年内上市的目标。

京东物流二季度几乎收支平衡的事实表明,至少刘强东目前的决定是正确的。

但是菜鸟网络就完全不一样了。

目前,菜鸟网络还没有走出后台服务的角色,其盈利模式也很不明确,仍以附加服务的形式出现。

这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菜鸟网络在2019年进行了多轮投资,逐步实现了“三通一达”的控股。

其实菜鸟网络也在考虑组建京东物流这样的直营物流集团的可能性。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菜鸟网,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结局。

时间是杀猪的刀。

最初的野心,经过时间的沉淀,最终变成了一堆无奈的选择。

也许,当我很久以后谈到菜鸟网络的转型时,我得到了马云的感叹。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雀恰营销 » 菜鸟网络骑虎记:控股三通一达 为何越来越重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文章对你有帮助就赞助我一下吧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