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人才网,互联网人才泡沫:百度腾讯阿里大打人才争夺战
停止偷猎,工资翻倍。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中国互联网的大公司都在争夺人才。有人抢金子,有人捡泡沫。
文|第一财经记者谢玲宁李娜杨轩实习记者包成荣
如果说现在的互联网行业,人才也可能变成一种泡沫,你信吗?反正我是相信的。
例如,电子商务领域的人才现在很热门。要挖掘这些人,通常有两种方式:通过猎头,或者通过朋友之间的相互介绍。而一旦你搞到一个项目总监级的人,你每年为他们付出的代价将是50万到60万元,是其他行业的两倍。
有点夸张?是的。而已?不要。
现在,每当一家公司需要开展新业务,或者对当前的业务发展速度不满意时,组建新团队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挖人。大多数公司——我们的主角是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它们现在是中国市值排名前三的互联网公司——对他们的人才流动守口如瓶,但我们总有办法看到线索。
人们正在成为公司中最不确定的“风险投资”。
自2010年以来,阿里巴巴旗下淘宝网在北京设立了“研发中心”。据知情人士透露,这个研发中心更像是一个“挖角中心”,直接针对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该中心的主要目的是引进百度等公司的技术骨干,然后尝试转移到淘宝总部所在地杭州。
这是一项真正的艰苦努力。一位参与向淘宝推荐百度技术人员的猎头透露,淘宝现在对招聘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每次推荐的20人中,一般不超过5人通过。介绍标准提高了,“内部介绍费”也涨价了。两年前介绍费还不到8000元,现在已经超过10000元。
流入阿里巴巴的百度员工大部分集中在淘宝和阿里云这两家子公司,而且大部分在搜索和数据库领域。虽然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B2C和C2C平台,但搜索和数据库的应用对于淘宝来说仍然是一个可以证明实力的领域。
搜索是淘宝的未来之一。 2011年6月,淘宝拆分为三家公司:以C2C平台为主的淘宝芭莎、以B2C平台为主的淘宝商城(微博)和以搜索技术为主的易淘网。
搜索将成为淘宝的一种进攻形式,针对在淘宝上没有店铺的企业和品牌。通过向外部商家开放购物搜索,淘宝将获得超越开店用户的更广泛覆盖。当然,前提是它的技术和品牌做得够好。
如果从百度关注淘宝骨干,阿里巴巴的用意不难看出。
杨振坤于2010年5月加入淘宝,主持淘宝信息存储与实时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在此之前,他的职位是百度首席科学家,研究方向是海量信息处理和算法设计。今年3月,淘宝刚刚宣布向商家、企业和消费者开放整个淘宝网的原始交易数据。据淘宝当时的统计,截至8月20日,淘宝网已有近2万卖家开始通过淘宝“数据魔方”工具进行参考决策,140天数据调用总数达到260万次。
对于这样的偷猎,我们可以理解为“补缺”。这个想法简单而有效。所以阿里巴巴的竞争对手也在做同样的事情,而且在未来竞争更加激烈的电子商务领域。
“腾讯也一直瞄准淘宝挖人,”现任华强北在线副总裁龚文祥说。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位前走秀副总裁、自称“电商深喉”的前任副总裁透露的信息还算准确。他最新证实的指控包括一号店(微博)的六名董事级员工离职,以及萌吧首席运营官黄朗阳离职。
腾讯的电子商务野心显而易见。近两年,公司先后投资了易迅、好乐买、科兰钻石等多家B2C购物网站,并于2010年底开始改造QQ商城,吸引品牌和大卖家。表达了对电子商务行业前所未有的关注。
作为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在电子商务市场的业绩并不出色。由于成交率低,腾讯C2C业务——拍拍的市场份额常年徘徊在10%以内,与腾讯的规模相去甚远。但现在公司已经意识到,除了QQ、网络游戏和无线增值之外,电子商务可以成为其4亿活跃客户用户的新消费方式。
在这样的市场挖人,腾讯的首要目标自然是淘宝,而且比其他公司更慷慨。在腾讯电商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中,有淘宝或其他B2C电商领域经验的人,通常一进入公司就有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选择。但也有一些条件,他们必须工作 3 年才能从期权变为实际股权。
淘宝当然不会坐视不管。在中国的互联网行业,淘宝的平均薪资待遇并不是特别突出,不会轻易开出两三倍的薪资。而且公司的做法有些出人意料。
与腾讯目前只专注于互联网领域的战略不同,淘宝将重点放在传统行业的人才培养上,并给予“不同于传统行业的发展空间”。
电子商务业务正在吸引越来越多来自服装、零售和化妆品等行业的人。在淘宝内部,这些都是带来巨大流量的商品品类。他们通常经过两到三年的培训,成为C2C网店的客服“二掌柜”,然后成为适合B2C需求的管理者和员工。
“淘宝目前的情况是,第一波人攻城掠地后,还需要第二波人集中工作。”顾博说。不久前,他刚刚辞去了一号店服装鞋帽线产品运营总监的职务。此前,他在软装百货和服装行业拥有12年的经验。现在他的头衔还是淘宝服装品类的“资深专家”。
他认为,过去淘宝是一个追求覆盖各种商品品类的平台,是一种横向扩张。在商场时代,淘宝的计划已经变成了垂直发展。通过搭建零售平台寻找品牌供应商,然后也需要寻找品牌供应商的供应渠道。
淘宝发现了什么?在淘宝商城出现之前,就一直被困在商品的质量上。在淘宝C2C市场,服装鞋类卖家的平均退款率通常只有5%;而在1号店等部分B2C商城百度人才网,李宁、安踏、特步等品牌的退款率高达20%。对于双鞋,将退回2000双“缺陷产品”。这会在不经意间加剧淘宝C2C平台质量的恶化。因为在厂家的计划中,这些退回的产品还是要卖的,而且很有可能上淘宝。
这是促使淘宝推出 B2C 商城的一系列原因之一。 B2C正在取代过去的C2C成为电子商务的主流模式,实际上可以带来收入。但是,经营B2C需要员工,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了解产业链。这对于互联网出身的人来说是一件很头疼的事,但它却是传统行业的人才所拥有的。
也是京东创始人兼CEO刘强东(微博)发现的。据他统计,92%的京东高管入职前没有电子商务经验,84%的人没有互联网经验。
“所谓的电商人才,不过是传说而已。”刘强东说。
事情正在发生。毫无疑问,淘宝现在是中国电商人才的高地。其产品和运营人才不断流向腾讯、百度等公司,但这家公司却开始频繁关注传统行业,寻找新的电商人才,向百度等公司收集搜索等技术。人。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移动互联网上,你现在几乎可以避开这个领域。
有这样一家猎头公司,与百度合作3年,在百度产品的人力资源供给和大客户销售方面均名列前茅。这家公司的一位内部员工告诉《第一财经周刊》:百度在移动互联网设立的岗位数量正在迅速增加。 2010年,供应给百度的猎头70%在传统互联网领域,30%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今年变成了5:5。
2011年9月,百度终于开始推出自己的移动应用平台“百度易”,并宣布与戴尔合作定制手机计划。
百度的移动部门是招聘的来源,首选是腾讯、阿里巴巴等大公司的相应部门。这类人是百度最喜欢的,因为“能用”,一般猎头推荐5个,能过1个,占整体来源的60%;另一个主要来源是专业的中小型公司,例如小米、UCweb、3G门户,过去推荐它的人中大约有五分之一可以通过。
这场与移动互联网业务前景相关的人才争夺战,其实从2010年就已经上演了。
腾讯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 2010年底,腾讯有人指出,如果有人直接拿UCweb的offer来腾讯工作,工资会翻倍;甚至有消息称,该公司对中国第一家进入手游领域的公司网龙非常感兴趣。公司的一名员工提供的工资最高为原工资的四倍。
腾讯反应迅速。根据该公司当时的回复,腾讯的用人制度制定了严格的标准,绝不会有让其他公司聘请的人来报到这样的儿戏。 “我只能告诉你,腾讯确实一直在为UCweb、360等公司挖人。”一位2011年初离开360的相关人士向《第一财经周刊》透露。那是2010年最后几个月百度人才网,互联网人才泡沫:百度腾讯阿里大打人才争夺战,“3Q大战”爆发前夕。
在这种交错中,有人得,有人失。
2011 年 6 月,拥有 250 万用户的新兴美国互联网公司 Top Prospect 向公众披露了一份数据。在这一数据中,苹果、谷歌、Facebook和LinkedIn是招聘人数最多的雇主,微软也在其中。这很容易解释,因为它们都成为其他公司挖角的沃土。
最大的输家包括雅虎、谷歌和亚马逊——谷歌的员工与营业额比例为 2:3。
在中国,百度扮演着与谷歌类似的角色。作为中国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搜索引擎,其在搜索技术和产品方面的人才资源一直被淘宝等公司“关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关注搜索和数据库应用的重要性。
除了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云和淘宝,2011 年 9 月上旬,腾讯还宣布了自己的应用开发者云平台。各种应用程序和移动应用程序的开发人员可以在这样的平台上完成他们的工作。无需购买额外的计算机硬件和服务器即可开发。
虽然百度在人力资源方面也取得了淘宝、腾讯的收益,但在搜索技术和产品方面的关键人才流失却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杨振坤是离开百度的最高级别专业技术人员。百度搜索产品部门损失最大的还有余军。
于君于2001年5月加入百度,历任百度搜索引擎产品营销部产品经理、产品总监、首席产品架构师。 2006年12月,出任百度产品副总裁。于军被业界认为是百度产品设计的核心。 “贴吧之父”这个名字一度广为流传,百度贴吧、百度知道等成功产品都与他直接相关。但2009年6月30日,他离开百度,一年后的2010年11月,成为淘宝搜索产品的“顾问”,并未正式加入淘宝。
但是,没有一家公司可以成为完全的赢家。从人才流失的情况来看,淘宝并不比百度乐观。
过去两年,离开淘宝的高管包括前百度COO叶鹏和前博客中国创始人卢亮。先后担任淘宝商城运营副总裁和淘宝无线项目负责人。离任的淘宝高管还包括阿里巴巴集团(微博)副总裁、淘宝网副总裁陆鹏。
叶鹏在2010年10月加入淘宝时,被认为拥有丰富的销售、营销和业务运营经验,可以帮助淘宝商城完善业务平台体系。但不到一年后,淘宝拆分为三家公司,淘宝商城的管理者变成了淘宝商城总裁张勇和淘宝商城董事长曾明。
虽然有一些后见之明,但如果不从中吸取教训,付出的代价就太不公平了。
薪水通常是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往往是第一个因素。在上面Top Prospect所做的统计中,硅谷工程师面临的两大诱惑,除了高股权,就是大红利。钱是个好东西,没有人可以否认。
但是,很难从补偿的角度全面衡量人才流失的所有原因。腾讯支付平台财付通的一名内部员工称,“支付宝的技术人才不好挖”,即使提供更高的薪水和选择。
在另一位一年前离开公司的支付宝技术骨干眼中,支付宝比财付通的系统更有吸引力。因为在腾讯,财付通只是一个部门;在阿里巴巴,支付宝是独立的子公司,技术人才的发挥空间和空间更大。 “当你做技术时,你不能浪费你的工艺。环境非常重要,”他说。
曾经高调空降淘宝的叶鹏,从来没有质疑过他的能力。然而,伞兵的理念与淘宝的高层管理——比如淘宝第一任COO黄若——发生了冲突。按照公司一贯的说法,他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越来越多的人找到了一个比他们的旧俱乐部拥有更多空间和活力的地方。与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大公司相比,如今蓬勃发展的中小型创业公司似乎更渴望人才。
“在电子商务领域,无论是发展电子商务的传统企业,还是新兴的独立B2C,对于一个高层来说,更重要的是这个人能不能马上带一群人过来。 。”龚文祥说道。这种特征在那些大公司离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中并不少见。
淘宝或者京东商城(微博)的董事去一个传统的公司,想发展电子商务,公开的市场是职位至少上升一到两个级别;此外,还有一个更诱人的画面:很多中小电商企业年销售额只有几十万到几百万,而传统企业线下销售额通常在10到200亿,而他们的电商业务有可能影响数十亿的销售额。这足以让很多人为之疯狂。
一位曾与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合作过的猎头透露百度人才网,从这些大型互联网公司挖走最多的其实是那些中小型科技初创企业。他们出价双倍甚至三倍的薪水,以便能够从大公司中找到“领导者”。小公司有时更慷慨。大公司的主管或者其他中层管理人员到中小型创业公司,不仅会加薪,而且往往会立即成为副总裁。
9月初,网易总编辑唐嫣(微博)向公司递交了辞呈。自今年4月上任以来,才过去了半年时间。他的创业方向是移动互联网——一款名为“陌陌软件”的手机交友软件;几乎在同一时间,网易另一位高管、网易杭州研究中心主任吴云阳也宣布离职。他加入网易已经10年了。作为网易研发实力的核心,他直接参与了网易《大话西游》和《梦幻西游》的研发,目前仍在产生巨额收入。
在公开披露的辞职信中,吴云阳对网易现阶段的研发文化表达了一些不满:做游戏项目减少需求,抄袭经过市场检验的产品,然后改进细节。这种方式更安全,但它“不是我的心所期望的”。
大公司的离职潮似乎势不可挡。如果你不愿意坐以待毙,那么离开创业或加入更有活力的小公司是唯一的出路。
看看谷歌的例子。在拉里佩奇重新担任首席执行官、重组公司并削减一系列非核心项目之前,这家科技巨头面临着典型的大公司病痛:业务规模、生产力下降和缺乏创新动力。一些充满古怪想法的技术人员对此深感苦恼,他们要么离开创办自己的小型初创公司,要么跳槽到其他新的、更有活力的企业。据《纽约时报》统计,截至 2010 年底,至少有 142 名 Facebook 员工来自 Google。
这是一个足够的警示故事。对于中国的互联网大公司来说,“人”越来越像是一种风险投资:有的人不一定是传说中的千里马,有的人总是和新雇主有矛盾的想法;流失意味着公司已经到了必须加快创新的地步。
还有一个更令人头疼的问题:有时花钱并不总是好事。
2010年上半年,盛大在线为了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盛富通的业务,开始有计划地从支付宝挖人,部分人的工资是原来的两倍以上公司。不过,这种偷猎行动虽然已经“合理”,但很可能浪费了所花的钱。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很多人并没有发挥出预期的作用,而且因为只看简历,对实际能力的考察被忽略了。
这种情况可能发生在许多公司身上。仅在电子商务方面,现在合适的人才是该行业的一大难题。 2008年前后百度人才网,互联网人才泡沫:百度腾讯阿里大打人才争夺战,国内电商行业开始向好,发展至今只有淘宝、京东、卓悦、当当等少数几家公司。包括微品汇、新蛋、一号店、易讯等很多B2C网站,两三年来,一直在寻找可以独立做营销的副总裁,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与爆炸性的需求相比,留给市场培养人才的时间太短了。一系列频繁的跳槽开始发生。龚文祥透露,2010年年底,国内电商行业刚刚经历了一轮人员波动,仅仅半年之后,又出现了三分之一的人事变动。
浑水摸鱼的故事越来越多。有的人进公司3个月就认为自己是老员工,干6个月还敢吹嘘自己是老手,干了一年就认为自己是专家——这些现象不仅是浮躁,而且是泡沫。最近最著名的例子无疑是高鹏。由于近乎恶毒地利用一年多的加薪挖人,这家团购网站终于在2011年8月爆发了全国性裁员,大量挖人甚至还没来得及带上一个大…向公司扩展业务。收到。
资金泡沫和行业泡沫随之而来。一位投资界人士告诉《第一财经周刊》:过去一年,电商领域的实际投资大多不到公众人物的一半。
即使是 Facebook 也不能幸免于难。全球最大最有影响力的社交网络最近再次推迟上市日期,估值已超过700亿美元,CEO扎克伯格不得不开始警惕公司上市后员工套现。在此之前,已有几名早期员工在几轮融资后离开了公司。
所以有时候扔钱并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如果只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中层管理人员,就可以轻松拿到上百万的年薪——现在中国的电子商务行业已经兴起——这个世界已经疯了。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