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把眼前的做好,一切就都好了
内容来源:本文取材于俞敏洪以往的公开演讲和书籍内容。分享嘉宾:新东方创始人、北大企业家具乐部主席、宏泰基金联合创始人俞敏洪,着有《俞敏洪:我的成长观》、《我濒临崩溃》等。主编 |志勇 值班编辑兼总编 |金润第6771篇深度文章:6093字 | 13分钟阅读
思考
注君说:
《直播主题:人人都能成为笔记本人——思路清晰,快速聚焦重点》
最近,“新东方直播间”火了。俞敏洪为帮农卖货而设的直播间“东方精选”,网友看完后直呼“滚”。主播都是以讲笑话着称的新东方老师。它们不仅有趣且内容丰富,而且还提供双语商品。他们把讲课融入到商品中,让很多同学一边买买买一边学英语。
其实,在这场艰难的转折之初,俞敏洪就急得失眠了,甚至在直播的时候还哽咽了好几次。但在困难时期,俞敏洪曾说过,“只要精神不碎,就有希望。”本文整理了俞敏洪在公开演讲中对人生和成长的四点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人生不可能一路顺风顺水,总要来回几次,才能有好的结果。”
(本期音频由Reflection Audio的AI主播播出)
一、成长是人生的必修课
人生不可能一路走下去做好,总要来回几次,才能得到好的结果。
在自然界中,我们可以看到植物的生长和动物的生长。与动植物相比,只有人类才能超越肉体,引领其他方面的成长。
对人来说,除了身体年龄,更重要的是心智、精神、灵魂的成长,才能变得更好,达到他们从未想过的地步。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直到 16 岁,我才想到自己能够走出农村。之所以后来能够走出农村,是因为16岁的时候就有了高考考上大学的念头。
那时,我并没有太多想上大学的念头,只是觉得上大学对我很有吸引力。这是我最初梦想的故事,它引领了我的成长。
之后,我人生中还有很多梦想,比如考北大,辞职去上海创办新东方,终于在美国上市新东方。
在 18 岁之前,我从未出过乡下。万万没想到,后来我可以环游世界,从一个“农村作家”,到一个读过很多书、结交很多朋友的人。
因此,我们很难想象自己有多大的空间,但只要我们心中有一种冲动和热情不断前行,我们的人生就可以“天高海阔” ”。
以我自己为例,除非我身患绝症,无法治愈,我不会放弃俞敏洪:把眼前的做好,一切就都好了,无论有多少艰辛和艰辛,我都会依靠对生活的冲动和渴望,以及对梦想的坚持。追求更美好的生活。
二、成长的六个关键词
在人生的思考中,我觉得一个人想要成长,主要有几个关键词:思考、选择、目标、行动、进步、挑战。
1.思考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思考。我们最初的成长是别人安排的,比如从幼儿园到小学和中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父母安排的,因为当时我们还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然而,一旦我们进入大学,独立思考的能力就成为成长所必需的。因为你需要知道自己在生活中最喜欢什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专业,学习的深度俞敏洪:把眼前的做好,一切就都好了,未来将从事什么样的事业,寻找什么样的朋友和合作伙伴,寻找什么样的朋友和伙伴?书会帮助你成长 更棒的是……你只能在想了之后才能选择,你不能不思考就选择。
我们需要对生活中的事物做出两个判断:一个是事实判断;另一个是事实判断。另一个是价值判断。
事实判断比较“简单”。比如天冷了就需要加衣服;北京在上海以北,所以这些都是事实判断。
但是,毕业后我应该住在北京还是上海?我应该读这本书还是那本书?我应该和这个朋友还是那个朋友约会?
这些都是价值判断,都需要你思考自己的原则和价值体系,最终做出选择。
2.选择
想了想,应该做出选择,决定往哪个方向走,但选择就等于放弃一次。
如果选择住在上海,不可能同时住在北京;如果选择创业,不可能同时在其他公司工作。
选择实际上是同时给予和接受。如前所述,我们必须非常全面地考虑做出飞跃的选择。
但你不能前后想,最后根本不选择。不选择是人生最糟糕的选择。因为对现状不满,不选择改变,这是人生最悲惨的境遇。
《给你的小红花》里的小男孩因为生病看不到湖,但他终于找到了梦中的湖。其实就是“人生前行,追求自我与人生”的启示。
假设人生的结局相同,你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别人的安排?
从北大出来后,我反复问自己:离开北大,你会后悔放弃学术生涯吗?
我的回答是做好,因为这是我的选择,我至今不后悔。
做出这种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我觉得最重要的选择是心,你觉得你应该过什么样的生活。如果你的心告诉你,《哥你烈》就是你想要的幸福,如果你从来没有感受过内心的空虚和生活的无助,我觉得没关系。
但一般来说,这种被动的选择状态不太可能带来好的结果。
3.目标
对我来说,人生目标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
目标可以来自对某事的强烈内心渴望,也可以来自外部刺激或诱惑。
如果你被要求徒步 20 公里,但你完成后一无所获,或者告诉你,当你完成后,有一整只烤羊肉或一瓶酒在等着你,也许后者会激励你你更愿意行动。这烤全羊或一瓶酒在某种意义上是目标。
有时目标平淡无奇,而有时目标却很有意义。
比如我在农村的时候,我的目标是考上大学,而我在北大的目标是留在北大当老师,然后出国,但是这个目标没有成功.
所以,我希望从北大出来,自己挣点钱去美国留学。
因此,新东方做得很好,留学暂时搁置了。未来,我想为农村和山区的孩子,以及中小学生做更多的事情。
生活的目的总是在变化,但它会促使你采取行动。
4.动作
如果生活中没有行动,那么所有的梦想都是白日梦。
行动就像运动,一开始你会感到疲倦,但逐渐参与其中并获得乐趣。
我很喜欢滑雪,但在很多人眼里,穿滑雪服、滑雪板、零下十度左右摔跤有什么乐趣?
很多人没有滑雪,但是一旦滑雪了很多人就叫它“白鸦片”,为什么呢?因为滑雪越多,越快乐,参与滑雪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行动也是如此。一旦行动起来,就会有参与感,慢慢的你会发现不行动是很难的。
我以前在北京大学很懒惰。我睡在床上,看书,端起饭碗,去北大食堂吃饭。基本上就是这样的生活。
后来,我成为了新东方,体会到了行动的乐趣——因为如果我不行动,新东方就会破产。
懒惰和努力工作是习惯。我们常说,一个人勤奋,他会很累,如果他懒惰,他不会累,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农村有句俗话,“越睡越懒,越困越贪”。只要你不努力工作,不过度消耗自己,勤奋就会带来活力。
5.企业版
企业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每天的事,每天进步一点点,一辈子就是一大进步。我们不希望奇迹发生,没有人可以在一夜之间完成。所有的奇迹都是时间积累的结果。
6.挑战
挑战是不惧怕失败,在失败中寻找机会。
有句话叫“失败是真正具备成功品质的人的宝贵财富”。但是失败者的失败是纯粹的失败。
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对我们有意义与否,取决于你面对这些事情的态度。
我经常说,在我的生活中,失败和挫折比成功更多。例如,我直到高三才考上大学;他被拘留了一年;然后他连续三年没有出国;因与学校发生争执,最终受到处罚;在中国做生意更加困难,尤其是在 1990 年代。难度,可以说是难以形容。
中间,因为我没有放弃,坚持不懈地前进,最终,在某种意义上,我成就了自己和新东方。
三、人生的“三意识”和二能力
我常说人生有“三种感官”:知识、洞察力和勇气。
1.知识
总的来说,知识的提高是成长的一个维度,也是我们读书学习的一个目的。
2.知识
知识和知识有时不一定相关,可以分开。
许多中国企业家只有初中或高中学历,但他们能够建立一个非常大的企业。许多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反而毁了企业。这些与洞察力而非知识有关。
以我为例。妈妈去世的时候,我在网上发了一篇关于妈妈的文章,点击量几十万。
我的母亲是文盲,但她是一个有见地的人,知道她的孩子将来应该去哪里。
所以她让我小时候学习,让我上高中和大学。这是农村妇女能给孩子最好的成长路径。我母亲的知识也造就了今天的我。
当然,你拥有的知识越多,原则上你应该越有知识。如果到头来,知识越多,知识就越少,这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比如当个书呆子。
3.勇气
勇气,就是你不敢突破自己,勇敢地做你从未做过的事情,一头扎进去,一跃而起。
但在(商业)世界中没有万能的解决方案,也没有 100% 的保证体系可以保护您在跳跃后免受任何损失,因此这是一种选择。
我们不能从高中跳到大学,因为我们知道,在大学里绝对可以比高中学到更多的知识,而本科、硕士、博士毕业是不可能的被认为是飞跃。
真正的跳跃是当你跳进去的时候,你可能会失去安全感,甚至会失败。但是当你做对了,它可以带来巨大的成功。这叫做飞跃。
婚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飞跃,因为无论婚前感情有多亲密,谁也无法保证婚后的生活会一帆风顺;家,但如果你失败了,你可能会失去一切。
4.两大能力
能不能有知识、有见识、有勇气,涉及到你的眼光、心智、水平、模式和思维能力。你的活动空间能力和资源收集能力。
移动空间的能力意味着你可以让你的移动半径更大,这意味着你可能会遇到更多的机会。
活动空间大了之后,收集资源的能力自然会越来越强,这些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就会成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资源。
5.8 个成长迹象
成熟但不圆滑,老练但不老练,进取但不鲁莽,果断但不愚蠢,平凡但不平庸,探索但不迷茫,孤独不孤单,失败不气馁,所有外在的成长迹象。
①成熟但不圆滑
成熟意味着做事深思熟虑,照顾每个人的利益;机智意味着所有的行动都基于自我保护和自私。
② 精致而不复杂
如果一个人到了三、四十岁,他不再坚持自己的原则、价值观,不再坚持站在公正公平的位置上考虑到上面的问题,这不是复杂,而是精致。
③ 进取,不鲁莽
人们需要积极进取。
企业是在正确思考问题,或者对未来方向有基本把握,知道这条路走不通会有什么后果的前提下实现跨越。 , 继续前进。
④ 果断而不愚蠢
愚蠢就是不假思索地果断行事。
果断有时会出现在几种情况下:一种是抄袭别人的话;另一个是固执。
表面上看起来果断果断,其实是一种愚蠢,因为他并没有真正考虑过自己的行为对周围一切的影响,包括人和社会。
⑤平凡而不平庸
平凡,朴素,但不平庸。平庸就是不假思索地改善自己的生活,心甘情愿地陷入懒惰或迷茫。
平凡只是一种心态。我不能穿名牌衣服,不能住小房子,不能买车,但我仍在寻找更好的未来和未来的生活。
⑥不迷茫探索
迷茫就是不知道南北东西,甚至不知道方向在哪里,没有探索的意愿。
⑦孤独但不孤独
人可以享受孤独的生活,孤独的生活可以有很多思考。但寂寞是一种孤独的感觉,仿佛全世界都只有我一个人,没有人陪伴。
⑧失败不会气馁
很多人在遇到困难时很容易气馁放弃,这也是不成熟的表现。因为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困难、挫折和不幸。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态度会带来未来是改善你的生活,还是继续停留在低水平的痛苦状态。
我常说,中国古代文人的很多优秀作品,都不是顺风顺水的时候写出来的。今天我们背诵的苏东坡的所有好话都是流放后写的。
无论是《大江东去》还是《十年生死》,他基本上都遇到了生死困境。在困境中,他思索升华,终于写出了优美的诗篇,成为中华文化璀璨的明珠,永恒的篇章。
成长是对生命的深度、高度和意义的不断探索。
有人会说:死比活着好,我觉得也很好。但是我个人认为,人只有一个生命,业力造就了我们,人的生命就像蜡烛燃烧一样——你活着的时候,你的灵魂和身体都在燃烧,所以你的灵魂也会发光。
但是当蜡烛熄灭时,火熄灭了,消失了。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更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让每一天都更加精彩、充实、快乐、快乐。
电影《给你的小红花》讲述了两个患癌青年的故事,讲述了生命无常中的友情、爱情和亲情的故事。易烊千玺饰演的男孩妈妈说:“人来了,总有结局,总要走。”
所以,我觉得不管是早走还是晚了,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好好地活好每一分钟,要有一种追求丰富的态度,生命的深度、高度和意义。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必上上下下寻觅。”
四、要取得成功,请用 3 个标准问自己
1.从头到尾
你想在你的生活中做什么?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必须知道。
另外,这件事的核心是什么?以教育领域为例,有时候你在做的时候,会拼命做营销和传销,甚至有各种欺骗行为,最后忘记了核心点。
这个核心点就是终点。我发现 70% 到 80% 的中国公司都忘记了这一点。
2.快点慢慢做事
一些西方奢侈品和一些日本工匠制作的产品让大家惊叹不已,为什么?
因为他们把一件事做到了极致。
很多人说“现代社会重数量轻质量”,这是完全错误的。
很简单,能占领世界的公司都是平台公司,而90%的公司都是产品或内容公司。
如果是产品公司,那就意味着你要把产品做到极致,做到极致人性化,让人们不断的购买和重复。
所以你提供的内容一定是优质的,优质内容的打磨需要时间。
新东方凯叔讲故事,现在有2000万孩子在看。我为什么要投票给它?
因为我发现凯叔对产品的细致雕刻和打磨着迷:
他花了4个小时录音,如果他发现一个声音读得不好,就会重新录制。经过4个小时的录音和剪辑,孩子听的时间只有20分钟。
虽然凯叔当时讲故事,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我觉得只要他专注于做产品,他最终一定会成功。
不出所料,现在凯叔的讲故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对我们来说,急事慢做,意味着任何事情都可以加快进程,但过程不能省略。
也就是说,你可以缩短专注做的过程,但不能跳过。
3.近而远
所谓近而远,就是你服务好自己的人,别人自然会来。
例如,如果你服务了 100 个学生和 100 个家长,最后他们完全认可你,认为你很强大,那么一个家长会影响至少 10 个家长,所以会有一千个家长来。 .
“酒香不怕巷子深”今天依然有效,要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当然,营销工具也是需要的,这取决于你是否有好的产品作为基础。
与其让一万人跟着你跑到最后,还不如让一百个人跟着你,成为你产品的忠实、死忠和疯狂的粉丝。
做好平台上千人的服务,千人带来几万人,几万人带来百万;
在你面前做好,一切都好。
参考资料:
1.Noteman:俞敏洪最新讲话:阻碍你成长的,是你; 2.Noteman:俞敏洪:把你的眼睛做好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3.注:俞敏洪:在成长的路上,有原则的人走的更远;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