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隆成功繁育考拉家族第七代,给大家科普考拉知识
9 月 24 日是拯救考拉的日子。长隆考拉家族第七代宝宝“抱抱抱抱”与其他考拉家族成员见面,包括长隆考拉家族“长辈”淘淘——第一批从大洋洲跨海来到中国的考拉,一家人整洁而快乐。
“挑嘴”考拉有特殊的营养包
记者在现场看到,长隆第七代考拉新生婴儿“抱抱”爬在树枝上,不时转过头来,它那胖乎乎的小脑袋好奇地四处张望。眼前这只可爱的母考拉,刚出生时只有人类手指那么大,现在已经长到近8斤,成为了人人喜爱的名副其实的“小肥熊”。
红圈是“拥抱”
长隆保育专家介绍,考拉生后半年给宝宝吃喝,拉扎德需要放在妈妈的育儿袋里。育儿袋时期的考拉还不能消化桉树叶,只能吃妈妈的分泌物。然而,育儿袋中的考拉宝宝的细菌感染和疾病也会威胁到考拉宝宝的生命,因此保护宝宝的健康是看护者的重中之重。
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长隆育儿袋研究中心成功克服了考拉成活率低的难题。首先,护士会每两周检查一次育儿袋,以监测考拉幼崽的生长情况。问题幼崽的发育、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在此基础上,对叶子进行彻底清洗消毒长隆成功繁育考拉家族第七代,给大家科普考拉知识,让水分挥发,防止宝宝接触到露水中的细菌引起肠炎。在保护考拉宝宝健康的同时,我们为考拉妈妈制定了“月子餐”,用新鲜的桉树叶和专属的奶粉呵护每一位考拉妈妈,确保母女的营养和健康。
据悉,2019年,长隆有袋动物研究中心成立,承担着考拉繁育研究和科普的重要使命。在照顾考拉的日常生活中,护士们根据考拉青睐的10种桉树,结合“挑嘴”喜欢吃嫩叶尖的特点,制定营养套餐。每个包装有 4-5 种不同种类的桉树叶。 ,保证营养均衡。
保育员将考拉宝宝从包里保护到极致
六个月的考拉宝宝在袋子里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长隆成功繁育考拉家族第七代,给大家科普考拉知识,看护人已经摆好了保护垫,迎接考拉宝宝从袋子里出来。为防止宝宝因妈妈经验不足而直接从袋子里掉下来,长隆动保团队做了充分的准备,专门设计了一个“避震袋跌落保护垫”,挂在树枝上。
2021年1月6日“拥抱”206岁,第一次从袋子里探出头来,渴望与世界见面,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它越来越大,逐渐走出玩的小袋子考拉,有时在妈妈的肚子上,有时在妈妈的背上睡在床上就像一个毛茸茸的“熊形挂件”,一直粘在妈妈身上。正是因为柔软可爱的外表和粘人的性格,“拥抱”才受到妈妈和大家的青睐。
据报道,长隆是国内首家获准引进大洋洲考拉的动物园。 2006年,6只考拉乘坐波音747专机来到长隆野生动物世界。仅仅半年之后考拉,长隆就成功培育出世界上唯一的考拉双胞胎。如今,长隆考拉家族已经成功繁育了七代,60多只考拉在长隆幸福生活。
撰稿:南方都市报记者徐晓磊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