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设计需要同理心:让用户愿意填、认真填
编者介绍:问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更高效地获得用户的真实反馈,但是如何设计出用户愿意填写的问卷呢?这个问题可能需要我们站在用户的角度来看问题,也就是要有同理心,才能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在本文中,作者对问卷设计过程中应具备的同理心进行了解读。让我们来看看。
一、什么是同理心
移情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是指对他人情绪和情绪的认知意识、把握和理解。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提到的“穿鞋”、“比心”。对于用户研究者来说,“同理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问题,与用户产生同理心,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从而挖掘用户更深层次的认知或感受。很容易忽略,问卷也是一种与用户进行“访谈”的形式,问卷的设计也需要换位思考。
二、什么样的话题设计缺乏同理心
在问卷问题的设计中,如果缺乏同理心,很容易造成用户的选择与自己的真实想法不一致或“半途而废”半途而废。
那么什么样的问题设计是缺乏同理心的表现呢?以下是缺乏同理心的一些常见迹象:
1. 用户难以理解的表达式
对于日常工作交流中常用的一些专业词汇,我们往往假设用户能够理解,直接将这些词汇放在问卷中。例如这个话题:
图1 小例子:难以理解
但实际上,用户可能听不懂你的表达,因为用户可能既没有行业背景,也没有产品的重度用户。
在这个话题中,如果你不熟悉租赁行业,你可能不知道分散式公寓和中介住房的区别。如果我们不加解释就直接把标题扔给用户,用户看到标题很可能会被“糟蹋”:既然分不清问卷设计需要同理心:让用户愿意填、认真填,就选吧!最后,这个话题的数据结果将没有参考价值。
2. 研究课题太宽泛
这在用户意愿研究中经常出现,比如支付意愿、参与意愿等。对于新产品,产品端或者业务端希望能够理解用户的想法:用户愿意用吗?用户愿意付费吗?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类似的主题:
图2 小例子:研究课题过于宽泛
这个问题有两个问题。一、保洁服务具体指什么?清洁服务涵盖范围广泛。日常清洁、深度清洁、空调清洁都可以算作清洁服务。那么我们要问的是哪一个?具体清洗内容是什么?
另外,清洁服务的价格和期限是多少?除了询问用户的支付意愿外,用户对你的产品一无所知,难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3.话题设计超出用户能力
对于B端产品,产品设计将更多关注如何提升效率。因此,在B端调查中评价产品的效率提升更为普遍。在研究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类似的问题:
图3 小例子:超出用户能力的话题设计
然而,这样的问题超出了用户的能力范围。一般来说,问卷的问题需要用户自己知道正确答案。
比如我们问用户昨天几点下班,用户可以更准确的回答;但如果我们问他上周一几点下班,答案不一定准确,因为用户可能不记得了,这个问题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回到这个话题,除了用户可能难以回忆以前的工作情况之外,百分比本身需要大脑来计算和反应。太难的问题很容易导致用户因怕难而中途退出,用户回答不准确,影响问卷的收集量和结果的准确性。
4. 问题选项不够中立
这类问题通常用于对满意度和意愿等问题进行评分。我们直接看例子:
图4 小例子:主题选项不够中性
在这个例子中,项目选项的设置是不对称的,只有一个否定选项“不满意”。首先,这会对用户形成“xx比较好”的提示,导致整体数据结果高于实际结果;其次,否定选项也缺乏辨别力,这让我们无法了解用户的不满程度。
另外,从量表应用的角度来看用户,李克特量表常用于满意度调查。李克特量表有自己的项目范式,选项通常设置为五个级别:非常不同意、不同意、无所谓、同意、非常同意,具有“对称分布”。也方便我们在用户评价后进一步监控产品的亮点和不足。
三、如何让你的问卷设计有同理心
同理心体现在问卷设计中,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我们问卷的目标:
获取用户的真实意见有助于我们验证研究假设;回收金额符合统计要求。
简单来说,就是让用户认真、心甘情愿地填写。那么,如何在问卷设计中体现同理心呢?根据实际研究中的经验和教训,我总结出以下原则与大家分享:
1. 主题内容:不要问用户难以回答的问题
这里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1)问题涉及用户心理、习惯或个人隐私,用户不愿回答。
与问卷调查和访谈不同,面对面访谈更容易与用户建立信任关系,方便获取用户心理和习惯的一些隐私;而问卷没有建立信任的过程,很难通过问卷得到真实的结果。如果一定要问这样的问题,可以划分不同等级的区间供用户选择,效果比较好。
图5 小例子:话题涉及用户隐私
2)这个问题太难了。
认知负荷较大的问题,例如要求用户计算或回忆很久以前的行为(如图3)),不适合在问卷中使用。
图6 小例子:问题太难了
2. 主题呈现:保证主题的易读性和可理解性
问题的表达方式决定了问题的易读性和可理解性。表述不当很容易导致用户误解问题的意思或拒绝回答(如图1和2)所示,影响数据质量和后续分析过程。因此写在标题中。整理用户,我们要假装自己是完全没有行业或专业背景的“小白”,站在菜鸟的角度审视话题的陈述,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不会受到问题的影响的声明,例如:
图 7 小例子:保证主题的易读性和可理解性
3. 选项设置:互斥且完整,数量不宜过大
首先,选项必须是互斥的。选项过于模糊或交叉,使用户难以选择并影响数据的准确性。
图 8 小例子:选项必须互斥
其次,选项必须完整,即选项的答案应涵盖尽可能多的情况。但可能很难用尽所有选项。在这种情况下,请务必在选项末尾添加“其他”选项,为用户留下丰富选项的空间,从而保证选项设置的完整性。
另外,选项的数量不宜过多,尽量不要超过10个,否则很容易让用户对选项记忆不深,导致漏选或选错。
4. 题流安排:合理安排题序,保证题目的逻辑性和连续性
问题的排列要符合用户的思维逻辑: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类似问题集中呈现。这样,用户的思维会更加完整问卷设计需要同理心:让用户愿意填、认真填,没有分歧和混乱。并且用户更愿意配合填写问卷,有利于问卷的回收。
5. 问卷长度:避免回答时间过长
关于问卷的长度,建议纸质问卷的回答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网络问卷的回答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如果接听时间过长,用户会感到厌烦,甚至放弃接听。它影响问卷回收和问卷后半部分的数据质量。如果必须设置很多问题,可以考虑将问卷分成两份问卷进行调查,在数据分析时测试问卷的半效度。
6.问卷奖励:是答题奖励,不是活动奖励
设置一定的奖励是激发用户答题意愿的常用方法。通过设置奖励,用户可以感受到自己不是“义务劳动者”。
但具体的打赏内容和打赏金额的大小需要结合问卷长度、难度、目标用户规模等因素来确定。当问卷因奖励过多而导致样本量大时,需要警惕:这些样本并不是你想要的全部用户。填写的目的只是为了获得奖励,而不是回答问题。
四、总结
在问卷问题设计中注意换位思考,从用户的角度考虑问卷问题的设计,有利于保证问卷的可理解性、回收量和结果的准确性。希望本文对您的问卷设计有所帮助。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