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开年大戏啊,拼多多员工猝死这件事让最近的拼多多舆论发酵很厉害,大家都知道大厂肯定是有危机公关团队的,那么这次拼多多的危机公关是怎么做的呢?我看到了一篇文章分析,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前天后台好几个人在问这件事,我第一时间就看到了,但我觉得过于乌龙,所以没有评论,我想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飞到前天晚上,其实各方面都已经表态,整件事的脉络似乎出来了,但是来不及写,我要休息了。
昨天再写,今天发出来。
事情的起因很简单,就是下面这张图:
拼多多员工猝死危机公关案例处理分析
网络上忽然出现了一个来自知乎拼多多官方账户的帖子。
只出现了短暂的半分钟,就删掉了,但是被人截图,四处转发,然后拼多多就出来辟谣。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难以置信。
因为此前恰逢拼多多有一名员工猝死,小姑娘很年轻,还是独生子女,在这种悲痛的时候,公司官方怎么会发这么一个送人头的帖子,这种公关危机在商业历史上都很罕见。
所以这个桥段真的在现实中上演的时候,我第一反应不相信,直到看到知乎的官方回应。
拼多多员工猝死危机公关案例处理分析
说实话,我被惊到了。
送人头也不是这么个送法。
随后,拼多多给出了官方答复。
拼多多员工猝死危机公关案例处理分析
大概的意思是说有一个合作伙伴的员工,跳出来说,锅是他的……,是他用了人家公司的官方账号发送了自己的观点,在此澄清道歉。
这个回复我不予评价。
因为甭管是什么原因,这都是严重的商业公关危机。
但是咱们今天讨论的不是情绪问题,我们的读者和别家不一样,很高端,要求我们输出思辨类的内容,而不能和别家一样只有情绪没有干货。
那我们就来讨论加班问题。
先声明两点。
1、不支付加班费的加班,是违法的。
2、支付了加班费,但超过法律规定上限的加班,依旧是违法的。
违法的情况我们不讨论,如果你遇到了,应该立即诉诸法律。任何道理都在法律框架之下,天底下,法最大。
好,那我们来讨论,法律许可的加班,就是没有超过时间上限且支付了费用的加班,是什么引起的?
我们首先来假设一下,它是一个资本问题。
网上有一部分人持有这个观点,他们说,资本带来了加班。
那解决的方法很简单,把资本赶走。
我们只要告诉资本,你去别的国家投资开厂吧,我们不欢迎你,问题不就解决了?
真这么做,你会听到更多的骂声。
因为这部分人又会讲,不要放跑了资本,如果资本跑去发达国家,就是财产转移,如果资本跑去了东南亚设厂,就是产业转移。这些行为都是背叛,都是没良心……
你会发现,怒骂资本的,和怒骂资本离开的,是同一批人。
如果资本来你反对,资本走你也反对,那你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么?
我指出这一点,只是希望你在愤怒之前,先学会思考。
考虑到概念的抽象,我们就从工作场景中聊聊天。
十五年前,我入职的第一家公司,996。
为什么呢?
原因很简单,公司是个创业团队,存活的7年间,花的都是风投的钱,从来入不敷出,直到最后烧光了关门。
资本要什么?是要你的产品还是要你的理想或者要你加班?都不是。
资本只要一件事,就是你上市,它好卖了股票套现。
你看到了吧,没有哪个资本那么有耐心,真的指望靠榨你的劳动,等着你卖产品挣钱。起码在计算机和互联网行业,就是这样。
我说过很多次,资本和打工人是合作关系,资本和资本才是竞争关系。
风投想要的,是和你这个打工人合伙谋一个局,假装能够从你身上榨出利润的样子,然后包装上市,卖给下一个资本,就是散户,把他套牢。
看懂了吧?资本没有耐心赚打工人的钱,他想赚的是接盘资本,也就是散户的钱。
但是,1000家创业公司能活过10年的不足10家,能上市的不超过1家。
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创业团队,也就是打工人团队都像我第一家公司一样,无论主观意愿是什么,实际上干的都是直接骗资本,而不是陪资本一起骗下一个资本。
团队花了资本的钱,又没有结果,只能用加班的方式给个交代。
无论计算机还是互联网行业,绝大部分的钱都花在了薪水上,你让我退钱是没门的,但加班是可以的。
这个过程,就像吃霸王餐,吃进去的东西你让我吐出来,门都没有,但你可以打我。
就这么回事。
这一套,后来我第一次创业的时候学去了。
我们融资前后工作量没有变化,但是创业拿到风投后,给普通员工加薪50%,给管理层加薪100%。
这意思很简单。
许诺给资本的那些理想能不能实现,回头再说。兄弟们先吃饭,吃饱了,躺倒,任凭资本想干嘛干嘛。
饭,吃进兄弟们肚子里,是吐不出来了;钱,揣进兄弟们兜里,也拿不出来了。
但是,我们认罚。
这就是我的那句话,谁给钱多给谁干,你要咋干就咋干。
我躺平了,你来吧,要钱没有,要别的随便。
反正你要是指望我们上市,那就继续给钱,给了钱我就继续躺平,你说咋办就咋办,直到你继续给钱,或者一拍两散,那我们再次创业,继续吃下一个资本。
你看到了吧,我从来就不相信资本能够欺负打工人。
你也不想想,资本上班么?你买了獐子岛的股票,难道你真的下海喂鱼么?
你连班都不上,你怎么阴他?
他天天上班的人,想怎么阴你就怎么阴你,他说扇贝走了就走了,他说扇贝回来就又回来了。
不服气咋的?
你除了看几张不知道真的假的,几手的财报,两眼一抹黑,你还能做什么?
资本从来阴不了打工人,能阴打工人的,只有管理层,俗称中层陷阱。
这就是昨天小号给你讲的,假如没有中层,咱们组个团队,攒个局,直接去忽悠风投,回头钱花光躺平,给资本一个交代,继续忽悠下一个。
一个个忽悠下去,咱也退休了。
但如果有了中层,这事就麻烦了。
这就是前几天我跟读者说的,打工人和打工人之间才是竞争关系,是打工人导致了打工人加班,是打工人中的管理层导致了打工人加班。
你想一想,什么叫中层?就是VP,经理这帮人,只有他们才能做到欺上瞒下。
又想忽悠资方的钱,又不想真的躺平有所付出,最佳的策略是什么?
很简单,自己忽悠资本的钱,给自己高薪,高股权,让自己的下属躺平任凭资本出气。
说白了,就像老鸨一样。
钱,都让老鸨赚走了,姑娘们加班,是老鸨为了装样子,给个交代导致的。
这,才是真相。
我前几天为什么告诉你资本和打工人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合作关系,你想一想就明白了。
如果资本越少,融资越难,就会怎么样?加班就会越严重。
1000家创业公司,990家都不挣钱,大家原本吸引资本,靠的就是谁躺的更平。
好,如果资本很多,很泛滥,你就可以很拽,我为啥要躺的那么平?想投我们的资本排着队呢。
如果资本真被你赶走了,变得很稀缺,那你惨了,你只能和别的团队比,看谁躺的平。
人家996,你只能007了。
没办法,为了吸引仅剩的资本,不丢人。
去年我们聊过一个话题,就是疫情期间的经营贷款,利率很低,不到4个点,比房贷低多了。
当时我说过一个话题,为什么银行明明知道你拿去买房,还肯打着经营的由头借给你?
道理很简单,你真要是投到企业里,他还真不敢借给你。
银行靠算帐混饭吃的,他心里门儿清,你买房的风险比你投入公司,小多了。
你投入公司,接下来就是前面那个局面,一群打工人吃干抹净躺平,你还收得回来么?
所以资本脱实向虚。
你也不想想,如果资本真的能够欺负打工人,它是吃饱了撑的要脱实向虚?
恰恰是因为打工人欺负了资本,资本被欺负怕了,再也不敢跟打工人玩了,宁愿去和资本玩,这就叫玩虚的。
站在打工人的视角,我们要做的,不是把资本赶走,而是千方百计的忽悠他回来。
大哥,来玩嘛,别走。
愿意投入实体公司的资本越多,打工人才能把它按在地上薅。
你想一想,为什么官方那么努力的,千方百计的吸引、鼓动资本脱虚向实?
因为这才是治本的办法,只有忽悠的资本多了,打工人稀缺了,才能薅的越多,躺平越少。
那什么是治标的办法呢?或者说什么是在资本与打工人比例不变的情况下改善的办法呢?
就是昨天小号聊的,减少中间层。
因为直接导致大量基层打工人996的,就是中层管理者。
像我这种年纪的江湖老油条,如果去打工,是没有可能被搞得精疲力尽的,因为我太懂了。
我太清楚绝大部分工作都不是资本要做的,而是中层管理者因为勾心斗角,邀功请赏,或者根本没有理解市场目标导致的。
换句话说,你没有给资本加班,你只是在给你的上司们,给那些中层打工人在加班,干的也不见得是资本希望你干的事儿。
他们只是希望用你的真躺平,来摸资本的鱼,这叫做两头吃。
解决这种问题只有一个办法。
昨天小号告诉你了,推广扁平化的管理模式,减少中层,让基层打工人和资本直接对接。
就是那句宣传语:不要让中间商赚差价。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记忆承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