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和产业繁荣是重点。在特色小镇的引领下,从化正在努力写一篇关于农村产业的大文章。通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充分激发农业发展内生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拓宽农民致富渠道,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美好。更富有。
利用生态资源优势为村民创造增收机会
来到西郊街和万华风情小镇,穿过牌楼,看到一片格桑花海。微风吹过,艳丽的格桑花和向日葵随风摇曳。
自地铁14号线开通以来,这个由多个生态旅游景区相连的“花花”世界涌现出不少背包客。如今,西河村以其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优势,让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在这里交汇发展。
然而,20多年前,西河村也呈现出许多偏远村庄的共同困境:交通不畅,出行人少,外部资源进不去;大多数人以种植农作物为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西河村迎来了以鲜花为媒的三大“蝶变”,从“万园”工程建设到“美丽村落”试点,再到发展入西河万华。一个改善当地村民生活的时尚小镇。目前,西河村已吸引宝曲玫瑰世界、大秋园农场、天狮樱花乐园、正新园艺等30多家企业落户,形成了以各种小盆栽、兰花为主的花卉种植产业和休闲农业。以樱花、玫瑰、火龙果为主题的乡村旅游景点,吸引了1500多名当地及周边村民到附近工作。
企业的成立不仅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就业机会,也为村民带来了土地出让收入。西河村村委会干部齐西萍说,1996年她在西河村结婚时,家里有电饭锅的人很少。现在空调、冰箱、洗衣机已经成为家家户户的标配。村里一半的家庭有车,有的家庭不止一辆。
昔日连片的农田变成了鲜花和果实;过去,村民们离开家乡打工,现在他们变成了回乡创业的新农民。西河村做好花品,正在走向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
与花桥的另一边相连的是一个自然环境更优美的温泉小镇。位于温泉村东南部的山村,名叫南屏,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这里绿树成荫,泉水层叠,古朴宁静,犹如世外桃源,非常适合人们调养身心。
凤凰山脚下的南屏村拥有五种丰富的自然资源:山、泉、林、溪、石。它始终保留着较为原始的自然风貌,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基础。基于地理因素,南屏村过去一直被称为“贫困村”。村民以种植水果为生,其中双壳槐枝以其优良的品质被评为从化“一村一品”。但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等多种因素叠加,优质荔枝卖不出去,打击了村民经营荔枝的积极性。由于大量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几名老村民和种果子的孩子,村子经济发展困难。
2016年,在南屏村“两委”的努力下,南屏村被列入从化区首批特色小镇名单。 2017年,南坪村委会与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从化区南坪特色小镇项目合作合同》,双方成立广州珠江南坪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村企合作打造特色小镇新模式 在住宅外立面改造和人居环境改善的带动下,南屏村容村面貌焕然一新。
作为南屏村的主要产业支撑,南屏荔枝产业也在特色小镇建设的推动下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 2018年,从化区推出“荔枝定制”模式,以南坪村为试点,创新荔枝销售渠道,为村民带来更多收入。
“以前在荔枝成熟的季节,我们要从早到晚工作,还要担心荔枝能不能及时卖出去。现在我们只需要把荔枝管理好,等待顾客采摘,收入也更高。 !”南屏村村民张树谦对“荔枝定制”模式大加赞赏。2018年,张大叔第一次用“私人定制”销售模式,尝到了甜头。他家近60颗荔枝“定制”,销售荔枝近6000斤。
今年,南屏荔枝也迎来了大丰收。该村通过荔枝吸引了一批“粉丝”来玩,实现了农民增收、生态旅游繁荣的双赢局面。南坪村的收入来源不再是单一的荔枝种植业,而是逐渐转向旅游业。
亚东河生态走廊吸引游客。
打开“生态之门”
以“设计”引领从化展示度的刷新
穿过生态设计小镇入口处的“生态门”,笔直的柏油马路异常干净,道路两旁的枫树整齐统一,与这里的山峦形成鲜明对比。距离……这个位于从化北部良口镇塘尾村的普通村庄,经过创新设计改造。生态与设计的完美融合。
2018年9月之前,在塘尾村村民眼里,村里一个废弃的农贸市场是平淡无奇的。但谁也想不到,三个月后,这里的汇蝶会变成一个高端大气的会议中心,一个绿色创新的设计小镇将出现,刷新从化的全球展示。
2018年,为迎接首届世界生态设计大会的到来,凉口世界生态设计大会现场历时89天完成一期工程。建设用地规模根本没有增加。生态设计小镇通过规划盘活老厂房、老村落、梁口塘尾扶贫综合农贸市场等存量物业和村集体预留土地,以村企共建的形式,搭建新的发展平台。生态工业化。
首届生态设计大会开幕前,来自世界各地的65家生态设计公司与凉口生态设计小镇签约,正式落户小镇。经过近一年的时间,生态设计小镇在2019年迎来了76家企业,其中集成电路和数字艺术产业项目已经投产。
第二届世界生态设计大会前夕,凉口生态设计小镇提前谋划,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在去年6月开工的二期改造工程中,生态设计小镇重点改造塘尾村和梁坪村水土流失严重的亚东河,通过生态设计技术实施生态修复,清理农作物种植。占据河床的区域。 1700平方米:创造微地形形成海绵,收集酸性雨水,中和碱性土壤,并结合雨水治理、水系生态修复、地面绿色植物系统修复、滨水景观系统建设。经过半年的整治和修复,曾经淤塞的亚东河现已被绿滩滩涂、观景台、生态湿地和亲水步道所取代。
在生态设计小镇亚东河,一尊巨大的水牛雕塑在河中栩栩如生;河两岸,格桑花在风中盛开,摇曳;沿途还有很多亲水平台,市民和游客可以在这里野餐,亲近大自然。
梁口镇塘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曾欣欣认为,城市游客的到来不仅改变了村里的环境,也为村里的孩子们提供了教育和实践的机会过去没有的东西,打开了他们通往世界的观察之门。如今,很多村民不再外出打工,而是回到家乡开展文化旅游创业。
在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副会长、浙江大学教授应方田看来,生态设计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重塑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前,当村民们带着一尺泥巴出行,风吹他们的脸时农村致富门路,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这里开会、旅游的公交车络绎不绝。”
如今,生态设计小镇所在的塘尾村,已经从一个鲜为人知的山村,变成了知名的网红村。自2017年12月以来,生态设计小镇的参观人数超过10万人次农村致富门路,拓宽村民致富门路 让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极大地拉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激活空闲资源
打造高端民宿群,为村民增收开辟新路
乘坐“古老”的小火车,穿行青山绿水,闻着淡淡的稻香,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今年仲夏时节,一幅“见山见水,忆乡愁”的诗意画卷正在凉口镇尾坡村推出,吸引了众多游客。
然而,之前的米坡村却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垃圾被风吹走,污水被蒸发,内部现代化,外部肮脏……2008年,由于征地拆迁,米埔搬迁。村内原18个经济社3400人中,13个经济社约2200人及村行政服务中心搬出原村,造成老村一段时间的管理和服务真空时间的推移,导致人类住区的发展。环境脏乱差,群众办事困难,党组织薄弱松懈。
依托米布村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2017年,米布特色小镇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定期开展“珍惜家园”“小手牵大手”共建家园等活动,领导挂帅督查,村干部带头保洁,带动全体村民开展常态化环境治理,不断提高村庄的生态宜居水平。
环境得到改善,进一步凸显尾坡村的发展优势。通过盘活“空心房”资源,因地制宜打造突出岭南特色的高端精品民宿群。项目以政府为主导,以“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村民”的模式共建,建立村民、企业、集体利益共享机制。公司向村民出租房屋进行综合改造,作为特色民宿经营,同时返乡村民参与经营。增加村民收入的活动。
米舍·墨商隐是米布特色小镇精品民宿群中首家开业的民宿。简约舒适的装修,精致的小庭院,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绿色景观,让这家民宿别具一格,引人注目。二楼房间的阳台上,窗外便是麦浪稻田和郁郁葱葱的山峦,开阔的环境让人无限放松。
自2018年元旦开业以来,米舍魔尚印的客房预订一直非常火爆,客人只能提前三四天预订。 “我们平时接待的游客大部分来自珠三角地区,随着赛马场的建成,我们迎来了很多港澳游客。”米舍摩商印的负责人说,还有很多第一——一时间游客赞叹这里的田园风光,并表达了“永远留在这里”的心愿。
米舍·墨商印的成功运营,激发了村民自觉投资建设民宿的积极性。目前,米布村已成功改造民房210多套,完成170多套房屋外墙改造。立面改造,米舍·磨上印、风铃渡、香樟树等6家高端民宿共52间客房已完成装修竣工。水田里的乡村休闲茶吧、乡村青年创业中心、竹艺创作工作室都进行了改造。形成以米舍·墨商隐为代表的精品民宿产业集群。
依托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党建的领导,米步村的发展如火如荼。如今,村民有了“租金收入+工资收入+合作分红+营业收入”等多种收入渠道,他们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世界生态设计大会的永久会场。
建强农业产业园
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作为广州的农业农村,从化正努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近年来,从化立足当地自然资源和特色农业产业,把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作为振兴乡村产业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为乡村振兴插上翅膀。 .
2019年以来,全区共申请设立6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其中农村致富门路,拓宽村民致富门路 让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从化区花卉产业园、荔枝产业园、一号层产业园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被列入珠三角地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 2019年募集资金基础设施和生产设施建设。柑桔产业园、养猪产业园、粤港澳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链产业园今年申请设立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正在进行项目论证和审批,计划2021年完成。
目前,花卉产业园、荔枝产业园和一号产业园三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已初见成效。据悉,从化建成“新花谷”现代花卉交易中心,“一拍花”现代花卉电子交易平台正式上线,打造“巨力花街”旅游带,推动花卉一体化发展行业。完成荔枝博览园升级改造,建设荔枝研发科技创新中心和农产品展示销售中心,打造以荔枝文化为主题、集示范、展示、科研、教育和科普。加大荔枝深加工技术研发投入,延伸荔枝加工产业链,在原有干燥酿造加工的基础上,开发荔枝多酚、果葡糖浆、真空冻干等深加工产品,进一步延伸荔枝产业链。今年的加工转化率将达到35%以上的省级领先水平。蛋鸡第一产业园被列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成了50万只全自动化、智能化的规模化养殖示范基地。采用全环境控制和自动化管理,年产鲜鸡蛋10000吨。
目前,区内多个现代农业项目正在加快建设。未来,从化将不断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让乡村更好地与城市相连农村致富门路,让老百姓见山见水,不忘乡愁,探索新路。引领行业致富。 (广州市文明办从化区文明办从化区创建办)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