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恰营销
专注中国网络营销推广

思派网络,腾讯买下互联网医疗半壁江山:投资额已超200亿元

思派网络,腾讯买下互联网医疗半壁江山:投资额已超200亿元

记者:郑琦

在高度细分、门槛高的医疗领域,腾讯决定下水试水,耐心打磨产品,争取更好的获胜机会。

p>

根据腾讯此前官方公告,2019年3月10日,腾讯“腾爱医生”平台将正式关闭服务,其App、官方微信公众号和网站将全面下线。

博士。只存在两年多的产品腾爱就仓促退出舞台,既出乎意料思派网络,腾讯买下互联网医疗半壁江山:投资额已超200亿元,又在情理之中。

企鹅杏仁旗下的“企鹅医生”或“杏仁医生”服务将接替滕爱博士,继续提供类似服务。腾爱博士的初衷是帮助医生打造个人品牌。患者可以通过滕爱医生阅读科普文章和留言。医生可以通过滕爱医生管理患者,提供在线问诊、问诊等服务。

企鹅杏仁与滕爱医生相比,拥有一定数量的线下诊所,这使得平台上多行医的医生既可以提供线上咨询服务思派网络,腾讯买下互联网医疗半壁江山:投资额已超200亿元,也可以提供线下诊所。合法的执业场所。

毕竟,古老而传统的医疗行业即使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也依然无法完全脱离线下独立存在。

腾爱医疗倒闭,让外界质疑腾讯做医疗的能力。

作为腾讯自建医疗产品的排头兵,滕爱医生的倒闭固然令人唏嘘,但事实上,近年来,腾讯正在通过投资、自建、合作等方式,逐步完善自己的医疗产品。医疗布局,已经把好手思派网络,涉足医疗健康的方方面面。

据八点不完全统计,腾讯迄今已投资逾200亿元,投资丁香园、微医集团、卓健医疗、医联、好医生、企鹅医生、碳大部分国内互联网医疗Cloud Intelligence 等独角兽都在其指挥之下。

与此同时,腾讯也在自建医疗业务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除了腾爱医生,腾讯的医疗产品还包括:微信智慧医院、智能硬件产品“糖医生”、保险平台“微博”、医学科普平台“腾讯医典App”、“医疗人工智能平台” 《腾讯觅影》等

在2018年11月上旬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高级副总裁丁科表示,未来腾讯医疗健康业务的突破将集中在三大核心能力和两大重点学科:一。包括电子健康卡、医保支付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腾讯医典服务;三是医疗AI;两个重点学科是肿瘤学和妇女儿童。目前,上述大部分业务主要由腾讯打造。

△腾讯已布局的医疗相关产品及业务 资料来源:八点健闻根据公开信息整理

思派网络,腾讯买下互联网医疗半壁江山:投资额已超200亿元

△腾讯已部署医疗相关产品及业务数据源:8点电新闻基于公开信息

8点健 梳理腾讯投资、自建、合作的产品后,文发现,腾讯以微信、QQ平台为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专注于医疗服务,医院管理、医疗保险和医药。研发与分销构建的医疗业务版图已初具规模。

从重金投资到自建

八点建文统计发现,腾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集中在2018年之前,而2018年仅有“思派网络”、“妙手医生”、“Atomwise”、“晶泰科技”四家投资在医疗领域。相比之下,2018年腾讯的自建产品频频出现在人们面前。先是腾讯觅影不断添加新功能,然后是“腾讯睿智”的亮相,电子健康卡的发布,一鸣惊人的动作接踵而至。另一个。

△公开可查的腾讯已投资的医疗相关公司

△腾讯投资的医疗相关企业公开上市

无论是“能投资的优质项目少”,还是自身战略的调整,不难看出,2018年,腾讯在医疗领域的布局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从重金投资到自建。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事实上,医疗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领域。对于腾讯来说,单靠投资并不能保证自身与投资产品之间的粘性。如果您想更快、更强大地推动与医疗相关的业务,您必须开发出您可以完全控制的高粘性产品。

思派网络,腾讯买下互联网医疗半壁江山:投资额已超200亿元

另外,对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需要长期投入,短期内难以找到商业模式的领域,腾讯必须依靠自身实力来发展。

此前,在2018年11月的“互联网+峰会”上,腾讯副总裁陈光宇也曾提到,“我们来晚了,没有想清楚腾讯在医疗领域能做什么。现在想清楚之后,腾讯是做什么的呢?人工智能、大数据、支付模式,腾讯应该做目前看不到商业价值和机会的事情,因为腾讯有足够的时间等待这个领域的成熟和成长。 ”

腾讯自建产品线

在医疗服务领域,腾讯自建的腾讯医典是一款医学科普产品,旨在解决互联网健康信息复杂、专业内容难懂、医疗广告泛滥、高质量科学标准不一致。根据腾讯官方的说法,腾讯医典还独家引进WebMD等海外优质医疗健康内容,提供症状、病因、诊治、疾病预防措施等医学百科全书。

从腾讯整体战略布局来看,腾讯医典更像是一个在线流量入口。但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医疗领域的线上流量很难转化为线下,而丁香园、好大夫在线等还没有探索出有意义的商业模式。

在线上流量向线下的转化方面,腾讯此前也曾在手Q、微信上进行过相关尝试,但在吸引用户、引导B端产品方面效果并不明显。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它的用户群体太大,构成也很复杂,而且大多不是关注医疗健康的精准用户。

腾盖堂医生是腾讯推出的一款智能便携式血糖仪。通过这款智能硬件,腾讯近年来尝试与药企、医院做“互联网+慢病管理”。 ,但尚未披露有关最终效果的相关公开信息。

腾讯睿智和腾讯觅影是两款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服务的产品。其中,腾讯睿智智能诊断系统通过微信等端口为患者提供智能诊断和分诊,而腾讯觅影的主要功能是辅助疾病筛查。

陈光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AI成为可以延伸到各个层面的核心能力。比如从挂号、问诊开始,AI可以更好地帮助用户选择医生和科室。”再比如通过AI图像判断疾病,未来AI将用于帮助合理用药和选择治疗方案,包括医保支付也是AI可以发挥作用的一个环节。”

2017年8月,腾讯医疗AI产品“觅影”正式诞生,并于当年11月承担了新一代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的建设。如今,“觅影”已成为腾讯医疗战略的核心产品之一。

据腾讯觅影官网介绍,它聚合了腾讯内部AI、Lab、优图实验室、架构平台部等多个顶级AI团队的能力,协助医生进行疾病筛查。提高临床医生的诊断准确性和效率。目前,腾讯觅影的产品已覆盖食管癌早筛、肺癌早筛、糖网病变早筛、乳腺癌早筛、大肠癌早筛、宫颈癌早筛六大场景。

公开数据显示,觅影已与全国100多家三级医院达成合作,累计协助医生阅片超过1亿张,服务患者超过100万人次。

不难看出,腾讯在选择AI服务的疾病时,主要是考虑这个病对人工智能的紧​​迫性,比如这个病。该种发病率非常高,需要提高筛查效率。

以AI筛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已成为全球20~60岁成年人最常见的不可逆失明疾病。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发布的全球糖尿病概况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达到1.1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约为30%。据此推算,我国约有2700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但我国目前对该病的筛查率不到10%。

2018年11月末,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与腾讯正式启动社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AI筛查。本次AI筛查合作使用的腾讯觅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系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识别准确率达97%,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准确率达85%。通过分期,可以有效“分流”慢性病患者,将部分症状较轻的患者留在基层,减轻上级医院和医生的诊疗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投资的很多产品都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比如AI药物研发公司景泰科技、Atomwise、AI医疗公司体素科技等。

处方外流的意图

在腾讯的医疗布局中,AI的作用是提升医疗服务的水平和效率,同时部署微信智慧医院、电子社保卡,联手九洲通、东华软件、腾讯等都指向外流处方药,试图在这个市场上分一杯羹。

2018年7月26日,东华软件宣布旗下全资子公司与腾讯云、九洲通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在医院处方流出信息共享平台和药品配送解决方案方面达成合作。东华软件表示,公司全资子公司东华医疗与腾讯云计算、九州通签署战略框架合作协议。依托自身在相关领域的独特优势和业务能力,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智能、互联网、区块链技术,结合医疗机构信息化需求,构建“互联网+医药”生态链,对“医院处方流出信息共享平台和药品配送”进行系统研究、设计、建设、推广和运营解决方案”。

这不是腾讯首次尝试处方外流。早在2017年5月思派网络,腾讯、柳州工人医院、广西柳州药业就达成合作。柳州职工医院推出“院外处方流通”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受理医生开具的电子处方,实现开药。院外购药。首批系统覆盖柳州医药集团旗下8家药店。未来,患者可以自由选择在院内取药或到院后到院外指定药房取药。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月22日,腾讯医疗(海南)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由腾讯全资拥有。公司业务范围包括:互联网医院管理、运营(远程病理诊断)、远程监控医用摄像机诊断、远程监控、远程会诊);影像、检验报告查询、医疗信息化建设、医疗管理服务、医疗技术开发、医疗技术转让、医疗技术推广;医疗信息咨询(不包括限制项目)、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医疗领域投资、医院管理、医院运营等。

有业内人士推测,如果腾讯在海南设立互联网医院,在处方外流方面将为其布局加分不少。

赞(0) 打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雀恰营销 » 思派网络,腾讯买下互联网医疗半壁江山:投资额已超200亿元
分享到: 更多 (0)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文章对你有帮助就赞助我一下吧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