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大讲堂,“信息社会50人论坛·北大讲堂”第13讲:“‘互联网+’与腾讯的发展战略”成功举
2016年9月26日晚,“信息社会50人论坛·北大报告厅”第十三次讲座在北大成功举办。腾讯高级副总裁、腾讯研究院院长郭开天受邀做“‘互联网+’与腾讯发展战略”专题报告,腾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产业经济中心主任李刚,作补充发言。
郭开天指出,“互联网+”其实是一个融合的过程,不是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颠覆,而是像水电一样的基础设施,应用于医疗、金融、传媒、教育、制造等行业进入。
郭开天通过具体数据指出,互联网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PC时代和移动时代; 2000年PC端的增长率很高,而移动互联网的增长率是2007、2008年那个时候很高,现在逐渐放缓。腾讯是最早获得移动互联网门票的公司之一。从腾讯的发展历程中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经验,即互联网的发展和互联网产品的问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市场、社会和用户习惯的发展程度。他以QQ和微信的推出为具体案例,指出微信的出现是基于延长用户在线时间的考虑腾讯大讲堂,“信息社会50人论坛·北大讲堂”第13讲:“‘互联网+’与腾讯的发展战略”成功举,其成功离不开手机的普及和短信服务的发展。任何互联网产品的成功都离不开横向的技术和市场条件,不是人为创造的。
郭开天分析了未来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他首先认为,公共服务是移动互联网更容易改进和解决的领域。通过移动互联网办政务,是培养整个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习惯的好方法,也能尽快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其次腾讯大讲堂,他认为互联网很可能在中国慈善领域发挥重要的平台作用。中国过去的公益模式还不够健全,但互联网可以起到改造的作用,让需要帮助的人和乐于助人的人通过平台连接信息,更便捷地实现社会互助并且有效。此外,他还表示腾讯大讲堂,未来互联网的安全是一个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比如隐私保护、防欺诈、动物保护、儿童保护等。他认为大数据是解决这些安全问题的有效途径。借助互联网技术和手段,利用大数据手段更容易发现犯罪分子的行为。
李刚从腾讯的具体数据入手腾讯大讲堂,“信息社会50人论坛·北大讲堂”第13讲:“‘互联网+’与腾讯的发展战略”成功举,详细介绍了中国的“互联网+指数”。他指出,中国的“互联网+指数”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一是基础数据,即全国移动互联网的分布情况;二是产业数据,即各行业、各地区的互联网发展情况;三是创新创业。数据;四是智慧城市数据。首先,从基础数据来看,移动互联网在全国的分布与各地区GDP水平分布类似。其次,在产业和创业创新方面,“互联网+”的活力仍集中在大中型企业。在城市服务或智慧城市方面,移动互联网在全国的分布比较均匀。
报告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强烈共鸣和热烈讨论。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主持报告会。国家信息中心信息研究部主任、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执行主席张新宏宣布,“北大报告厅”第十四讲主题将围绕“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 ”。来自政府、科研机构、企业、高校师生等24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