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假货,唯品会卷入“假Gucci”风波,已多次被指销售假货
雷达财经|张开静主编|深海
近日,围绕一批单价2549元的Gucci腰带,唯品会和得物展开了远距离对决。唯品会坚持卖的是正品,而德武则坚称这些Gucci腰带不是正品。
对此,Gucci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公司只保证在品牌直销、官网等官方渠道销售的产品是正品,唯品会不在官方渠道之列。
p>
“维权组已经有200人了。”自称是唯品会假Gucci腰带受害者的肖远(化名)告诉雷达财经,“你怎么跟客服说,得到的回应都是‘我们保证正品,第三方平台做没有鉴定资格,不能证明你手上的东西是我们卖的”,唯品会出3月7日送检的鉴定报告,如何证明我们3月18日买的几百条皮带是真的?”
此外,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唯品会Gucci”的搜索结果也达到了150条。
值得一提的是,主打“全网正品保障”的唯品会曾多次陷入假冒风波。早在五年前,就有买家在唯品会购买。对于假冒的茅台和五粮液,最后唯品会给出了1比10的赔偿。之后,唯品会多次被曝出卖假货,包括手表、口红、首饰、羽绒服、羊绒衫等。
真假古驰罗生门
4月7日苏宁假货,澎湃新闻报道称,部分消费者在唯品会以2549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条Gucci腰带并收到货。后来发现尺寸不符,得物App给了鉴定证书,说皮带不是正品。报道援引消费者自己的不完全统计称,这批“问题带”涉及133条,总金额近33万元。
当日下午,唯品会在微博回应称,“经内部调查核实,这批Gucci腰带是唯品会在海外直接采购的,采购环节清晰、可靠、合法合规,确保正品。”
唯品会还发布了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广东有限公司的鉴定报告,报告照片显示,此次共检测了11条皮带,其中10条于3月3日送检7、评估日期为3月11日;另一件3月13日送检,鉴定日期为3月15日。
对此,德物5小时后在微博发文称,审核了相关用户提供的Gucci腰带,结果仍是非正品,并晒出了一些鉴别过程的细节。
根据Dewu的鉴定报告,假Gucci腰带在防尘袋正面的刺绣底纹、金属扣的形状、压花的形状等方面都与真品有很大的不同。同时,德物还将这批Gucci腰带发给了4家第三方鉴定平台,检测结果均为仿品。中国检验认证集团上海有限公司等4个平台中,检验时间和检验时间均为4月7日。
4月8日,唯品会第二次回应称,将4月1日至3日收到的共计4件退货商品送交CCIC广东进行鉴定后,结果显示4件产品符合公布的技术资料和工艺特性。由品牌/制造商决定。
消费者:我们要求退一三,唯品会只能退货
“我们现在都是以个人形式申诉,如果唯品会还坚持自己卖正品,我们会集体申诉。”消费者小媛说。
3月18日,小远在唯品会以2549元的价格购买了一条Gucci腰带。 3月29日,第三方平台认定Gucci腰带为假货。
小原表示,他最初的诉求只是退货,但唯品会以无故退换货时间超过7天为由拒绝了小原的申请。此后,唯品会不仅未能提供真实的皮带检测报告,还声称第三方平台(包括CCIC)不具备鉴定资格。
“你没有鉴定资格,所以你这两次回复的时候都没有找第三方鉴定机构检测?”
无奈之下,肖远通过社交网络加入了“唯品会假Gucci群”,当时群内有130多人,“其中有人在得物等二手交易平台上认定为假货”还有优射一拍,和专柜比,都是假的。”
据小元介绍,团里人数已达200人。2月份已经有人在唯品会买过Gucci的假皮带,但大部分消费者都是3月18日。今天下单购物。
肖远认为,唯品会发布的两份检测报告并不能证明团内受害者购买的皮带是真品,“我拿出3月7日送检的鉴定报告是因为我想证明什么? 从头到尾,我都发出自己的声音向自己证明,完全避免了我们200人手中的皮带都被认定为假的事实。”
另外,小源提供的与唯品会客服通话录音显示,面对消费者“退一换三”的要求,客服回应称,“我司无法核实您寄送的产品身份证由我们公司出售。” “我买的皮带上面有唯品会的防伪扣,他告诉我我买的皮带不是他们卖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唯品会于 4 月 3 日致电。告知消费者可以退货,但保证货品为正品,不做其他赔偿。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存在欺诈行为的,应当根据消费者的要求增加对消费者遭受的损失的赔偿。商品购买价格或用户接受的服务成本的三倍。
“我们想找个公证机构把我们手上的腰带送去鉴定,让他们一起见证,现在我们不可能把手上的腰带交给唯品会了。”萧远说。
线索来自腾讯新闻
在业内人士看来苏宁假货,奢侈品的鉴别确实是目前的一大难题。据媒体报道,不仅 Gucci、LV 和 Prada 不提供线上或线下认证服务。网易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权部分析师孟惠新表示,假货问题是奢侈品电商无法逃脱的“魔咒”。因为供应链的流通环节很多,只要有一个环节,信息就不清楚了。现象,容易滋生假土。
唯品会多次被指控销售假冒商品
雷达财经发现,早在沈雅创立唯品会时,公司就已经与奢侈品“连接”起来了。
2008年唯品会成立时,还是一个专注于“奢侈品销售”的网站。当时金融危机爆发,目标客户对价格不敏感,申雅第一个月只卖出了18个订单,12个订单来自亲友。
经过深思熟虑,沉雅做出了调整。唯品会成为中国电商历史上第一批研究消费下沉的企业。二三线时尚精品店,在帮助国内线下门店处理库存和过季商品的同时,提供当季商品限时优惠。
2017年,唯品会官博发布了公司副总裁冯嘉璐撰写的《不只是句号》一文,宣布唯品会多年来一直使用“特卖网站”的定位词组,并升级为“全球精选,正品销售”。
虽然是特卖,但公司一直强调公司的“100%正品”属性。例如,2014年唯品会收购乐风网后,双方首次联合公开亮相的主题是“拒绝水货,拒绝掺假,承诺100%行货正品”。活动期间,唯品会副总裁冯嘉璐也表示,消费者应该以更优惠的价格享受100%放心的行货正品。
当时,唯品会的百度搜索和商品搜索页面随处可见公司“100%正品”的承诺。
很快就被打脸了。据腾讯科技2015年11月报道,一家名为“黎明表业”的公司打着“时尚奢华钻石手表,100%真钻,瑞士制表大师手工制作,多届奥运会指定品牌机芯”的旗号。 ,但卖的是假手表。
据悉,该公司在被深圳市市场检验局抓获时,当场查获了大量涉嫌伪造鉴定证书和当事人委托国内手表生产企业生产上述手表的证据。唯品会是黎明手表的销售渠道之一。
仅仅一个月后,“假茅台事件”就爆发了。唯品会在周年庆促销中以580元的低价出售了市价800-900元的53度飞天茅台。吸引消费者抢购。但经查明,这批茅台存在大量假货。 2015年最后一天,唯品会发布公告称,已联系903名茅台消费者,要求赔偿10%和10%。假冒销售是供应商造成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假茅台事件刚刚发酵的时候,唯品会只提出赔偿,但一直拒绝承认所售酒是假的,直到中消协发布了解决通知。三大问题,公司于2016年1月8日再次发表声明致歉,承认平台上销售的茅台是假货。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唯品会还会发生多起假冒事件被曝光。例如,雅漾喷雾未经雅漾制造商授权;购买的进口燕窝来自被禁国家; Cardiel鳄鱼皮包做工粗糙,没有防伪验证码。在黑猫投诉平台,唯品会被投诉为假货的产品还包括鞋子、羽绒服、毛衣、各种化妆品等。
2020年,唯品会还被列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黑名单”。其销售的羊绒衫被指以次充好,以羊毛为羊绒。
今天,唯品会投诉黑猫投诉量达到13592件,其中765件是关于“唯品会假货”的投诉。
从黑马到夹缝中求生
原唯品会跻身中国电商前三,被网友戏称为“网红”;如今的唯品会,即便拥有千亿营收和腾讯京东股东的加持苏宁假货,唯品会卷入“假Gucci”风波,已多次被指销售假货,也只能在几大电商巨头的夹缝中生存。
根据易观发布的报告,2020年第四季度,唯品会在线零售B2C交易规模占比仅为2.6%,位居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之后。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唯品会市场份额仍为3.7%,仅次于天猫和京东。
2015年之前,唯品会是电商领域的一匹黑马。
2010年底,成立仅两年的唯品会实现净利润超2000万,员工3000余人,积累了1000多家国内外品牌供应商。 2012年3月,唯品会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到 2014 年阿里巴巴和京东上市时,唯品会的股价已经翻了三倍多。
2015年4月,唯品会股价升至30多美元,市值1.7美元8.79亿美元。截至当年,唯品会网站注册用户超过1亿,也就是说中国每13个人就有一个唯品会用户,而这些用户的复购率高达8个2. 1%。日交易量达到50万单。
一时间,沉雅成了电商人口中“马云最想看到的电商商人”,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是否邀请沉雅是评判的标准电子商务活动的规范。
2015年后,唯品会的“星光”逐渐暗淡。
自上市以来,公司营收一直在增长,但增速一直在下降。 2015年至2019年,公司收入增长率分别为73.73%、40.27%、28.74%、14.53%、8.85%。与此同时,公司毛利率从2015年的25.11%下降到2020年的21.84%。
唯品会也在尝试改变。 2013年,公司建成品骏物流; 2015年,公司推出唯品会金融; 2017年,唯品会将电商、金融、物流作为战略规划的“三驾马车”。然而到了2019年,这些业务纷纷倒闭,随之失去的是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的想象力。
2018年,沉雅在唯品会年中战略会议上表示,公司将回归特卖业务的核心战略目标,但特卖领域的市场已经涌入聚划算、爱斯托克、蘑菇街等。玩家、淘宝、京东、拼多多等团购、闪购、品牌闪购、百亿补贴等活动不容小觑。
唯品会的流量在强大的敌人存在下开始达到顶峰。 2019年,唯品会的收入增长开始落后于订单和活跃用户的增长,这意味着新客户带来的ARPU(每用户平均收入)正在下降。另一项数据显示,近三年唯品会活跃用户数年复合增长率仅为13%,在吸引新用户方面相当薄弱。
万不得已,唯品会又走上了疯狂营销的老路。据媒体不完全统计苏宁假货,唯品会卷入“假Gucci”风波,已多次被指销售假货,2020年唯品会植入约10部综艺节目和19部电视剧,公司销售费用飙升至28.88%,高于订单数和活跃用户数加快速度。
巨额投资能否带来预期效果?唯品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雷达财经将继续关注。
注:本文由雷达财经(ID:leidacj)原创。禁止未经授权的复制。
评论前必须登录!
注册